「中俄新型國家間關係超越冷戰時期的軍事政治同盟關係模式。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加強戰略協作不針對第三國,也不受第三國和國際形勢變幻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新時代國際關係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
「一些國家力圖擴大軍事同盟謀求絕對安全,脅迫別國選邊站隊制造陣營對抗,漠視別國權益大搞唯我獨尊。如果任由這種危險勢頭發展下去,世界會更加動蕩不安。」
——習近平,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進入第5個月,全球地緣政治振盪不斷、無遠弗屆。俄羅斯雖然遭到美國主導的國際政經體系排斥,淪為「化外之國」,卻獲得另一超級強權中國的力挺。隨著俄烏戰爭進入有如「血肉磨坊」的消耗戰,勝負難以逆料,和談前景蒙昧,各方不免要問:中國與俄羅斯「同一陣線」對抗美國及其盟邦,是否會成為國際社會的常態?
對於這個影響深遠的地緣政治關鍵議題,權威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邀集52位國際事務專家華山論劍,針對「中國與俄羅斯的同一陣線將成為國際體系的長期特質。(Chinese-Russian alignment will be a durable fea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此一論點各抒己見。結果:6位專家「非常同意」,24位專家「同意」,4位專家「中立」,18位專家「不同意」;「同意派」以30票對18票壓倒「不同意派」。
當然,比勝負更重要的是觀察角度與論證過程:中俄之間到底是什麼樣性質的結合?哪些因素促成中俄抱團取暖?哪些因素可能導致中俄合久必分?先來看看「同意派」怎麼說。
同意派:中俄關係的意識形態與地緣戰略利益基礎非常牢固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白明(Jude Blanchette)與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的布蘭克(Stephen Blank)都是旗幟鮮明的「非常同意派」,認為習近平與普京(Vladimir Putin)的世界觀極為契合,中俄關係擁有非常牢固的意識形態與地緣戰略利益基礎,而且深深植根於兩國的黨派與政治架構之中,因此可長可久、不離不棄。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科羅列夫(Alexander Korolev)認為,隨著中美與俄美關係同時每況愈下,中俄同一陣線也水到渠成。從國際體系的角度來看,北京大有理由長期力挺莫斯科。中美之間正發生權力均勢轉移,衝突在所難免。華府透過貿易戰、《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第三次抵銷戰略(The Third Offset Strategy)、強力支持台灣等作法圍堵中國。北京則日益認定中美之間終將爆發衝突,必須拉攏其他強權來應對美國的圍堵。俄羅斯的外交政策方向、軍事與地緣政治條件、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身分,使它成為中國抗衡美國勢力的重要盟邦。從俄羅斯看中國,也有大同小異的外交政策算計,因此雙方可望長期保持同一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