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璁專欄:一千萬人罷工的五十年後

2018-05-27 05:50

? 人氣

法國平均罷工日數在全球名列前茅。(AP)

法國平均罷工日數在全球名列前茅。(AP)

二十世紀後期至今,法國平均罷工日數在全球名列前茅,與六八世代的生命記憶及經驗傳承息息相關。從大學校園到工作職場,從法國到台灣,六八不只是年代記憶,也該是指引未來的想像。

五十年前的這個禮拜,法國掀起了史上最大的罷工浪潮。從一開始區域性的兩百人,到一周後將近一千萬人參與。各地大小廠房停工,全國公共運輸停擺,郵件也不送了,銀行現金提領的速度驚人,加油站沒油可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場風起雲湧的準革命行動,源於工人對五月學潮被當局鎮壓的憤怒和同情。但它驚人的延燒速度,並不完全經由大型工會組織動員,而是去中心化的遍地烽火,由下而上的自主發起。甚且在數以千計的工廠裡,罷工者沒有休息,他們群聚一塊,議論接管權力的可能。

如果沒有工人廣泛加入,或許法國一九六八年的五月運動,和當時世界各地掀起的青年學潮,可能就沒有太大差別。正因為體力勞動者和知識分子確切(而非象徵代表性)地結合起來,占領校園和占領工廠成了分進合擊的必要,關於新社會的革命想像才得以開展。

當時支持學運的工會聯盟便表示:「學生根本上所要挑戰的,是既存社會裡那個僵硬而令人窒息的階級結構。學生爭取大學民主化,和工人爭取工廠民主化,屬於同一性質的戰鬥。」

事實上,在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右派政權的十年統治下,底層工人與管理階層的收入差距日益擴大。尤其對青年世代和移民族群來說,低薪與失業壓力日夜重壓著他們的生活。這無疑是學運爆發不久,工潮隨之而起的關鍵背景。

儘管後來由於運動路線的內鬥分裂與政團的權謀收編,這場五月革命並未實際完成,法國乍看又重回資本主義秩序,令許多志士灰心喪氣。但從長遠的「心態史」演進角度來看,社會變遷確實已經發生。

根據統計,二十世紀後期至今,法國的平均罷工日數在全球名列前茅(另一罷工大國是丹麥),這與六八世代的生命記憶及其經驗傳承息息相關。而社會大眾普遍也有「即便我不同意,但我尊重你可罷工權利」的同理共識。法國受僱者的勞動條件據此逐步墊高,無論右派執政或景氣危機,大致都能排在世界前段行列。

五十年前此刻吹響的革命號角,雖沒能畢其功於一役,但關於個人苦悶生活可以集體團結改變的信念,卻持續播種、四處開花。從大學校園到工作職場,從戰後首批嬰兒潮到千禧寶寶世代,從法國到台灣,六八不只做為消逝年代的記憶,也該是指引未來的想像。

*作者為現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師。原刊於1629期《新新聞》,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