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滋味到底有多甜美,以致讓人沈溺其中難以自拔,看看前副總統、中研院士專任特聘研究員陳建仁,即可見一斑。
要論學術為政治服務,陳建仁絕非首例,不拿大道理壓人,就說最近熱火朝天的林智堅論文抄襲爭議,擴及大專院校為數不清的政客「洗學歷」都屬之,但凡學者見政客低一頭者,所在多有;而學者熱衷政治或選舉者,亦屢見不鮮,不論入閣或參選,勉強可說是「學而優則仕」的「固有傳統」,從好的一面說,也可稱之為「熱心公眾事物」與「社會參與」。
以學術光環照亮政客,正是獨立精神的裂口
中研院即便是受國家大筆預算供養以培其「獨立的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最高象牙塔」,也難自外於這股權力的漩渦,但要像陳建仁以加入民進黨為樂,充任「小英之友會」總會長為榮者,迄今還是獨一份,這個都還不能滿足他「以學術光環照亮政客」的自我奉獻精神,最近他更接任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的競選總部主委,創下空前首例。
陳建仁不只是名譽銜的空頭院士,他還是月領四、五十萬高薪的專仼特聘研究員,雖不兼行政職,卻仍屬「廣義的公務員」,過去前院長李遠哲挺扁挺英,都屬「政治表態」,從不參與競選實質架構的活動;故院士陳定信挺英,最多也就是號召學者連署支持,掛名後援會召集人,用白話文講就是出借學術光環充當以廣招徠的活招牌,即使如此都難謂允當;競選總部不同於後援會,是選戰第一線的「作戰單位」,儘管「主委」一職可實可虛,比方柯文哲和侯友宜競選總部都不設主委只設總幹事,但既設主委就很難自外於「總綰兵符」的權責。
從這個角度看,陳建仁適不適合競總主委這個職務和身份,就值得討論。特聘研究員拿的是國家公帑,任職於中研院者不論正副助理研究員,在院外即使「掛名」,都要填報「兼職表」,連署一個聲明都要打報告,意味受《公務員服務法》規範,而「掛名」、「兼職」或「連署」,能不能包括政黨活動?根據《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規定:「公務人員不得於上班或勤務時間,從事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之活動」、「不得捲入黨派紛爭」、「不得兼任公職候選人競選辦事處職務」,但中研院的學者們似乎又不同於「文官」,這也是為什麼當年黃國昌人在中研院卻在上班時間參與太陽花運動,會引起不請假且有違行政中立的巨大爭議。
因為這個爭議,黃國昌還找了研究員同事們聯名投書中研院刊物,質疑「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違反人權與言論自由,甚至推動《公務員服務法》修法,意圖將中研院排除在該法適用範圍,最終中研院比照學校教職員,行政中立嚴格規範兼行政職者,其餘則不在准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