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美國對華為發動殲滅戰,另一方面,全世界正驚艷台積電這座晶片神殿時,我說「華為將活得更健康,台積電不一定」。在當時,此論可說是極少數的逆風評估,沈浸在「美國絞殺中國技術,高捧台灣技術」自嗨池的人們,嗤之以鼻。
2021年2月,汽車晶片大短缺,過度依賴台積電的現狀引起全球緊張,而當時台灣疫苗也大短缺,有人索性主張「晶片換疫苗」。我再度撰文警示,各國紛紛展現晶片自主的強烈意願,台積電「懷璧其罪」,政治靠山太弱,前路滿是地雷。
看看現在什麼狀況吧。
根據2021年財報,華為營收大減近3成,淨利潤卻成長超過7成;今年上半年,營收年減5.87%,但第二季營收年增1%,實現2020年美國對華為實施出口禁令以來首次的正增長。值得一提的是,淨利潤年減超過5成。
營收與淨利交替升跌,意味著華為積極「轉骨」,投資新領域並持續創新動能,以適應被美國「卡脖子」的大環境。誠然,目前的成績還不足以代表華為「重生」,但各方都認可這家公司終於站穩了腳步。
被美國強力打壓的單一企業,還能在2年內「打斷手骨顛倒勇」的,歷史上只有華為,它確實更健康了。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尼采這麼說。
反觀被美國「捧殺」的台積電,今年以來已進入「殺」的階段,在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通過後,仍不敢確定是否分得到一杯羹,甚至可能考慮不喝這瓶毒藥。劉德音接受美媒專訪,拜託美國不要歧視台積,張忠謀更是利用所有能發聲的場合反覆強調,在美國投資「昂貴浪費徒勞」,注定白忙一場。
今年台積電股價自高點一路跌,半年跌3成,市值失守12兆。客觀地說,台積電的營業面沒出什麼大問題,但前景被看衰,主因還是來自政治因素。這家企業的命運,現在成了全球懸念。
並不是想強調自己神算,相反地,這兩年唱衰台積電的分析,其實只是尋常的評估,任何對地緣政治與美國國情稍加關注的人,都應做出如此判斷,奇怪又可恥的反而是那些吹噓護國神山的所謂「專家」。尤其是謝金河。
在裴洛西風光訪台,解放軍「風光圍台」後,現在我們應該問的是:台積電倒底是誰的籌碼?
美國政要訪台,台積電與其高層是唯一的重要景點,劉德音反覆強調的重點其實只有一個,即台積電不會離開台灣,這話屬於美國「搶親」下的哀鳴。
美國媒體問,那如果中共打台灣怎麼辦?劉德音回答,真的發生戰爭,該擔心的不是晶片。這話則技巧性迴避了與中國「成親」的質疑。
對台灣人而言,「護國神山」深入人心,只是,護哪一「國」呢?對華盛頓而言,台積電守護的恐怕是「中國」,所以現在才不擇手段地搶親。忍不住想說,不從美國視角看台積電命運的分析,都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