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一定感覺很無奈,有點歹戲拖棚、一切回到原點的味道。中美貿易戰烽火再起,川普上周五批准對中國500億美元進口商品課25%高關稅,中國隨即也公布報復措施,同樣對5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課25%高關稅,同時宣布過去的貿易談判結果全部「歸零失效」。
但這次是否能如之前一樣順利化解,已經無人敢說、敢作預測了,因為事件的發展難有預測軌跡,全然由川普一念之間的「聖裁」。
川普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已經過4個多月,其間情勢時鬆時緊,雙方都有派出談判代表團搓商,甚至還得出「不打貿易戰」的共識,中國則承諾要有感的增加對美採購、降低美國的貿易赤字等。但讓中方意外的是,川普在談判仍進行時,於五月底突然宣布貿易保護方案並於上周五批准,其情況類似在對鋼鋁課高關稅案中,美國突然推翻原本給盟邦的豁免權承諾,馬上加讓懲罰性高關稅上路一樣。
事件發展至此,基本的情勢很明確,川普把大家都推到一個不得不有所作為、反應的地步。中國馬上宣布同樣金額、同樣稅率的報復;川普之前警告說,中國當局若採取報復措施,美方將進一步增加關稅作為懲罰─傳聞美方已針對另從中國進口的1000億美元產品,準備作為下波的報復清單。但不必懷疑,如果美國再擴大高關稅貿易報復清單,中國必然也會有報復措施─如果連歐盟、加拿大、墨西哥也同樣對美國產品提出報復,中國顯然不會更客氣。
不論由理論或實務看,貿易戰基本上是雙方都受損,只是經濟量體大者、對其對手貿易或經濟依賴度低者,能承受的損失能力較佳、受到的傷害較小。當然,貿易戰會有「外溢效果」,交戰國的經濟量體越大、涉及的層面與金額越高,衝擊力就越大,外溢效果也更嚴重。這次貿易戰主角正好是全球最大的兩大經濟體,而且中美在全球經濟與產業供應鏈的整合程度都高,因此波及效果會更大。
更該注意的是:報復清單之外會發生的事情。
被列入報復清單的商品,當然是明確的受影響,市場會掉多少,就看其它國家相同產品的競爭力而定。但在清單之外的行動,造成的影響與衝擊是同樣重要─或甚至更嚴重。
例如,美國針對中國製造2025的科技產品、投資併購等,可能採取的阻絕手段,中國企業對外拓展、取得技術、甚至原有供應鏈都會受挫。而中國也可能有其它手段─如美方宣布500億美元商品課高關稅後,北京就對美國其它產品提出反傾銷調查;更早在貿易戰初萌之際,中共高層就找來美商在華企業的高層,一來希望這些大型美商協助避免貿易戰發生,二來,意在言外的是─根據一位與會者的說法,「中方訊息很明確,很多企業會淪為中美貿易戰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