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分打一下」時代創傷,為何父母師長失控罵孩子?旅美心理師談看不見的「地雷」

2018-06-21 08:40

? 人氣

台灣社會的「傷痕」有多深?對孩子怒吼的父母、體罰學生「少一分打一下」的老師,都可能造成孩子心中難以抹去的陰影,而日前返台推廣「創傷知情」觀念的旅美心理師胡嘉琪,看見的不只是這些「大人」對孩子的壓迫,也看見他們心中的傷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很多老師可能是長期身上帶一些創傷壓力。我把創傷壓力比喻為『地雷』,就像今天金門的海邊還有很多地雷埋在那裡,我們不知道地雷在哪裡,只知道底下有埋地雷,今天不知道怎樣的狀況發生,他就會引爆……」

著有《從聽故事開始療癒》一書的胡嘉琪,大學讀的是理工科,後來轉行一路攻讀心理碩博士、領有台灣與美國相關執照,飄洋過海到美國郊區開設個人諮商工作室的同時,一年也會返台數次開辦講座。

今(2018)年5月胡嘉琪返台接受專訪時,分享的是「創傷知情」這個目前仍在推廣的新觀念。一般人或許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略有耳聞,例如九二一大地震這般重大天災可能造成極大身心創傷,久久揮之不去,然而在胡嘉琪看來,「創傷」未必是一次重擊造成的,幼時跟媽媽分離、看同學被罰站、長期被排擠都會一點點累積壓力,終致爆發甚至傷害他人,而胡嘉琪多次返台演講,正是期望人們看見這些傷,進一步讓受傷的人得到幫助。

20180504-胡嘉淇專訪。(陳韡誌攝)
胡嘉琪多次返台演講,正是期望人們看見這些傷,進一步讓受傷的人得到幫助(陳韡誌攝)

「我們可能從小就把孩子放在創傷壓力裡」

活著或許就是逐漸累積創傷。一般談「創傷」,人們想的可能是暴力、性侵、天災等重大事件帶來的後遺症,但胡嘉琪說,創傷有大有小,日常生活中一點點累積起來的壓力也會慢慢裝滿、衝破身心的容納之窗(windows of tolerance)。

「我們可能從小就把孩子放在創傷壓力裡。」胡嘉琪舉例,當幼兒必須斷奶時,有些長輩間流傳的秘技是跟媽媽隔離兩個禮拜,媽媽看不到孩子、孩子看不到媽媽,聽說這樣小孩會比較「好帶」,但背後原理是──孩子在最需要媽媽的時候不斷哭鬧抗議、知道「不管我再做什麼,都得不到我想要的」,之後產生無力感,學會去順應環境,這便是一種創傷壓力。

胡嘉琪指出,從育兒還是校園其實都有很多這樣子的「策略」,但她無意批判,畢竟古早環境一個農家可能生7–9個孩子,「每個都用人本的方法去帶,你哪來的資源?」又例如以前一個班級可能有50個孩子,才不得不發展出這樣的帶小孩策略,這是「情非得已的生存之道」。

20180504-胡嘉淇專訪。(陳韡誌攝)
胡嘉琪指出,從育兒還是校園其實都有很多這樣子的「策略」,但她無意批判(陳韡誌攝)

對孩子造成創傷的大人,背後也有個「為什麼」。例如有些老師帶學生的方式是「少一分打一下」,胡嘉琪認為背後原因是當年聯考環境所致,分數是唯一決定生死的標準,少一分可能就是上榜與落榜的天壤之別、不是生就是死,這也是一種「創傷」;而經歷創傷的學生長大成人、變成老師以後,若還記得當年創傷,認為「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有很恐怖的後果」,就會演變成「少一分打一下」的教育模式

本篇文章共 4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70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