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世岳觀點:中美貿易戰下,台灣的避險策略

2018-06-25 06:40

? 人氣

20180619_美中貿易戰快速升溫,美股道瓊開盤重創超過300點。圖為紐約證券交易所。(美聯社)
20180619_美中貿易戰快速升溫,美股道瓊開盤重創超過300點。圖為紐約證券交易所。(美聯社)

現階段來看,這場美國發起、中國接招的關稅戰,美國的深層盤算似乎是想為中國設定一個「有管理」的崛起,但這卻與設下期限,要在「兩個一百年」(也就是建黨一百年和建國一百年),達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習近平政權產生了衝突。究竟哪一方會在競爭過程中退讓,目前訊息不足、渾沌不明,因此對於台灣而言,現階段應當積極「避險」才是上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避險的核心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達成「積極而模糊的中立」:積極是因為每一次強權間的競爭,都可能涉及到權力的重分配,台灣如果要從小國、弱國變成一個中等國力的國家,就必須善於掌握國際權力結構變遷的時刻,中美的貿易戰,台灣如果只是單純的置身事外,任由強權來定義台灣的利益,不但將使得台灣喪失進一步躍升的機會,也可能成為中美交易下的犧牲品;模糊是因為訊息不足,台灣無法真實了解中美兩大強權國家的真實意圖,因此無法採取明確「選邊站」的策略,甚至有學者在研究後冷戰時期,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兩國,在面對中國崛起這個不確定因素時所採取的因應策略,即建議應該利用「有限度的扈從策略」,甚至有時採取相互矛盾的政策,這都是屬於模糊中立的一環,由此才能在兩強競爭中,獲得小國最大的戰略利益。

特別是當前的台灣,在中美兩強競逐的過程中,美國國會不斷釋出對台友好的法案,行政部門也順水推舟,似乎有機會改變台美關係的基本權力結構;而反觀北京政府,雖然持續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壓迫國際航空公司強行更名,以遂行其「法理統一」的企圖,但「軟的一手」也對台釋出31項「惠台」措施的拉攏手段。因此,站在戰略歧路點上的台灣,實不應該毫無作為,除了相關國安、情資部門應當竭力掌握最新情勢變化外,行政部門也應該組成跨部會因應小組,提出積極、前瞻的戰略規劃,讓國際局勢的可能危機,成為台灣脫胎換骨的轉機。

*作者為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究部副主任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3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蘇世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