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少子化現象已成國家迫切面臨的安全危機,中央政府和地方縣市多方運用帶薪育嬰假、生育補助、育兒津貼與準公托等政策力量來鼓勵生育,然而,近日仍出現亞東醫院一名護理師,控訴他在任職之後沒多久懷孕,被護理長在工作上霸凌歧視,甚至要求她簽下自願離職書,此護理師泣訴:「我不知道我做了什麼,我只是懷孕而已,就要被這樣對待,我好不容易找到工作。」
筆者認為逼退懷孕護理師,不知無故資遣懷孕員工,最高罰鍰150萬元法規,無視性別工作平等法的行為,需要公眾譴責外,另現今政府花費大量政策資源在改善少子化國安危機,更須提供台灣孕婦穩定的經濟支持、友善的工作環境做起,從根本的地方去做保障,否則會陷入改善少子化政策目標和結果的落差,而最終導致政府在虛擲資源、以及政策失效的結果,筆者論述如下。
一、保障孕婦工作權是化解台灣少子化問題的開始
為促進性別工作平等,我國特別制定性別工作平等法,其中規定雇主對受僱者之退休、資遣、離職及解僱,不得因性別或性傾向而有差別待遇;如在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1條、第38條之1明確規定有違反得處新臺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鍰,除了性別工作平等法的保障外,而在懷孕護理師遭霸凌求救一案,可以看到此孕婦在告知單位主管及學姊,她有孕在身的事實後,便開始被約談,要求她自請離職,認為懷孕會造成單位人力安排上的困擾,在這裡很明顯為因刻板印象導致的錯誤觀念,因現今走上職場的台灣婦女,仍遭受許多不合理的歧視,此刻板印象認為母親在懷孕期間缺乏競爭力,即便順利產子,也因要帶小孩而無法專心工作,就是因這樣來自刻板印象的錯誤觀念,導致婦女因此害怕因懷孕面臨職場歧視,被迫離職或遭雇主解雇,失去經濟支持無法生存,連帶台灣婦女被迫選擇少生,甚至不生,這是造成台灣生育率下降、少子化危機的根本性原因,政府在做政策議題發力時,不可不察,因保障懷孕婦工作權是化解台灣少子化問題的開始。
二、改善少子化危機關鍵在於人人支持男女平衡工作與家庭生育的教育共識
在懷孕護理師遭霸凌逼退求救一案,可以看到當受害者告知工作主管和伙伴其懷孕的訊息,工作職場不分男女,皆出現要逼退此孕婦的問題現象,這裡便是結構性文化壓迫的關鍵點,當我們目睹女性權益被合理化合法化的壓迫甚至是剝奪,而社會大眾必須勇於透過行動來阻止不義,進行解構,全面檢視現存的性別不平等和背後潛藏的文化結構因素,拒絕自掃門前雪的冷眼旁觀心態,並有勇氣去站出來,實踐性別平等的社會正義,除了性別平權在日常生活的實踐外,改善台灣少子化危機關鍵,也在於社會人人支持男女平衡工作與家庭生育的共識,持續推動台灣家庭內外全面的性別平權行動,是化解少子化危機的重大關鍵。
因為當台灣女性在教育與職場上透過努力打拼,得到一席之地,但社會大眾仍合理化育兒扶老工作是女性天職,再加上未保障孕婦工作權,未落實日常生活的性別平等,有實證研究表示,也會直接負面影響外配女性在台灣的生育率,在此文化脈絡下,政府各領域為解決少子化問題的相關政策,將無法發揮預期效果,導致政策目標和結果的極大落差。
總言之,如何保障懷孕女性的聲音被職場聽見,不致被刻板印象的結構性文化壓迫所掩蓋消音,也將政府解決少子化危機個關鍵,因化解台灣少子化問題 ,須從保障懷孕員工的工作權開始,也是政府必須正視的重大政策議題。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