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今年以來升升不息,累計幅度已經來到15碼,相較之下,台灣累計升息2碼、升準2碼,經常遭到外界質疑「太鴿」。央行今(3)日公布9月22日「理監事聯席會議議事錄摘要」,當時多數理事贊同第3季升息半碼、升準1碼的決議,然而也有部分理事不以為然,甚至直言「過去一年多,央行持續低估通膨,應確實檢討。」
央行第3季理監事會決議升息半碼、調升新台幣存款準備率1碼,央行總裁楊金龍在記者會上坦言,這次決議並非一致同意,其中有兩位理事認為應該升息1碼。
由於被視為鷹派理事的央行副總裁陳南光當天請假,市場認為所剩兩位鷹派理事應該是對央行貨幣政策頗有微詞、曾經合著《致富的特權》的陳旭昇、李怡庭。
根據央行今日公布的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會中有位理事贊成存款準備率提升1碼,政策利率則以升息1碼較為適合,因為就實質經濟情勢來看,國內就業市場及經濟成長現況與未來預期均屬穩健;其次在通膨方面,8月CPI年增率雖降,但核心CPI年增率居高不下。
這位理事表示,根據國際研究,如果不想讓通膨持續過久,必須設法將民眾的通膨預期定錨在一個較低的水準。由於國內民生必需品價格漲幅仍高,民眾感受深刻,因此應該積極調升利率,即使1碼亦不致激進,可望降低民眾通膨預期的定錨,感受央行對抗通膨的想法,藉此提高貨幣政策的可信度。
「過去一年多,央行持續低估通膨,應確實檢討。」另位理事直言,央行直到今年3月才認為通膨有走高風險,並且隨即升息1碼;其後國內通膨逐步攀高,6月卻只升息半碼,外加存款準備率調升1碼,這與其他國家央行的反應截然不同,政策上的因應又回到過去長期以「半碼爬行」的速度升息。
這位理事分析,最近國內通膨似有緩和跡象,但若據此認為國內通膨已有下降趨勢,恐怕過於樂觀。況且,由於部分商品價格受到政策性管制以及房租類CPI低估等因素,台灣實際的通膨壓力遠高於公布的數據,只要將真實的住房成本適當反應在 CPI,或是放寬價格管制,台灣的通膨率就會大幅上調,「更何況我國利率一直以來偏低,對於總體經濟與金融部門已造成長期的負面效果。」
這位理事認為,這次調升仍以半碼的速度爬行,這對抑制通膨與消弭民眾通膨預期心理,並沒有任何幫助,而且台美利差將持續擴大,促使新台幣貶值,進一步加深輸入型通膨壓力。
不過,也有理事解釋,由於外資匯入資金絕大多數用於投資台股,台美利差並非外資在台投資的主要考量,有關「利差擴大是外資匯出資金、導致新台幣貶值」的說法,並不符合國內金融市場實際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