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台海兩年沒事,但可不能躺平

2022-12-06 07:10

? 人氣

2022年11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峇里島會面(美聯社)

2022年11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峇里島會面(美聯社)

「白紙運動」讓北京政府的防疫政策開始軟化,而美國總統拜登對中國「白紙運動」的回應過於謹慎,立時招來共和黨群起攻之,包括「在這個可能的歷史轉折點,民主黨卻向中國共產黨示好」、「正當中國公民勇敢抗議,拜登和企業階層只是聳了聳肩」等,措辭相當尖銳,可是拜登政府卻泰然自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是怎麼回事?拜登對中國放軟了嗎?

或許並不盡然。例如美國法院撤銷了對孟晚舟的所有控訴,但在之前宣布禁止華為和中興等五家公司的監視器產品進口,顯示貿易戰和科技戰仍然持續,雖然態度上表現得頗有誠意。

拜登和美國政府登不是「吃素」的,能欺壓其他國家時絕不會手軟(不論是對手還是盟友),有什麼理由要對中國「表現誠意」呢?

先將鏡頭轉回4年前: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政府應美國要求逮捕孟晚舟,北京對華府可以說從那時開始擺出「不惜一戰」態度——之前還虛招比劃,之後開始囤糧、囤油,習近平更一再要解放軍「做好打仗準備」。

之後的3年多,美國出招源源不絕,川普落選後,拜登毫無軟化意思,美方行動在裴洛西訪台時達到最高點。而北京的反應也在裴洛西訪台之後達到最高點:解放軍在台灣周遭設定六個演習區,進行圍島軍演,那是今年8月初的事情。

北京和華府接著各自忙著內部事務,隨著習近平在中共20大「全拿」(9月下旬),拜登在期中選舉「未敗」(11月上旬),兩位世界領袖挾國內民意威望在峇里島會面(11月14日),拜登卻說出「五不四無意」:美國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也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鉤,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這是中國新華社新聞稿揭露的,但白宮未加否認。

2022年11月29日,美國舊金山出現聲援中國「白紙革命」的抗議人潮。(美聯社)
2022年11月29日,美國舊金山出現聲援中國「白紙革命」的抗議人潮。(美聯社)

對中軟弱一直是拜登的阿基里斯腱,他憑什麼能夠老神在在?又為什麼要放軟?(如果他還能吃定北京,完全不必放軟)

兩個重要原因:一是民主黨在期中選舉意外未敗(眾議院只有小輸,參議院還贏了一席),檢討結論是墮胎和槍枝氾濫議題對民主黨有利,拜登對競選連任信心大增,他不必太顧慮美國人反中情緒,只要搞定經濟/通膨問題就好,而提振經濟需要「和平紅利」,於是拜登在歐洲勸烏克蘭和談,在亞洲對中國放軟;另一則是軍事實力「測斤兩」的結果——10月間美中曾經有過一次空軍大較勁,時間長達3天3夜,美方出動逾100架次戰機,中方則出動300多架次!

簡單說,美國軍方測出解放軍對應大規模「奔襲」的能力,自忖討不到便宜,於是不再反對總統對中國放軟。

劉伯溫的兵書《百戰奇略》中,對「有備不敗」的舉例:三國時,魏國舉兵南征吳國,先鋒將領滿寵與吳軍夾水對峙。滿寵對將校說:「今夕風甚猛,敵人很可能會來燒營,要做準備。」各營都加強警戒。夜半,吳軍果然前來,偷襲不成,反遭痛擊。

美軍當然不是要「偷襲」中國,可是解放軍確實做好了準備——3天3夜出動100架次不是平常「自由航行」那樣的等閒行動,而300架次戰機升空更不是等閒的備戰能力。經此一試,才會有拜登那兩句「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無意圍堵中國」。

好了,如果拜登2024年要選連任(沒有意外的話),台海應該兩年沒事。所謂「沒事」,是說應該不會開火,但台灣卻不能因此以為可以高枕無憂而「躺平」,雙方的動作不會停止,台灣夾在當中,有條件做到情報觸鬚靈敏,情報分析準確。等到兩年後若情勢再起變化,才能知所應付。

*作者為專欄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