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企業界領袖陸續在與蔡總統會面時,提出希望政府開放新一代小型核電廠的建言,甚至說出「政府不建、就請讓民間來建」。業界會提出這番不可能實現的建言,凸顯業界對「減碳與缺電」的憂心與焦慮,蔡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也正把台灣日益推進死胡同。
根據媒體報導,包括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工總理事長苗豐強、台泥董事長張安平,以及王道銀行董事長駱錦明等多位企業家,陸續在會見總統蔡英文時,主動提出呼籲,要求開放或至少要考慮、不要放棄新一代的核能,因為2025年全面廢核後,還有278億度的電力缺口難以補上,同時歐盟的碳關稅也要上路;林伯實甚至提出「政府不建、就請讓民間來建」、讓企業有迎戰「碳風險」的本錢。
業界推薦的所謂新一代核電廠,是指國外已陸續開始計劃興建的核電技術,例如法國發展的新一代小型核能,或日本、韓國與比爾蓋茲合作的新一代反應爐,外界視此為更環保、更安全、同時也不必動輒耗費鉅資的零碳排供電方式。
業界的建言,同時顯露的是對台灣未來缺電與減碳失敗的擔心,甚至對減碳失敗的擔心也與缺電密不可分,但都同樣暴露蔡政府能源政策的問題、風險。
2015年全球195個國家簽訂巴黎協定,各國都作出減碳的承諾,台灣雖非簽約國,但也對國際作出承諾。2016年民進黨開始執政,這個號稱重視環保的綠色政黨大力推動綠電,一般人大概會認為台灣會有不錯的減碳成績。事實正好相反,每年國際環保團體都會對各國減碳成績作出評鑑與排名,台灣差不多都名列倒數3-5名,減碳幾乎毫無成績,原因也非常簡單:蔡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
在減碳已成趨勢、甚至「不得不然」的事項後,最重視環保的歐盟算是跑第一,例如本月13日,歐盟各國與歐洲議會的協商代表才達成協議,將對進口鋼材與水泥等製造汙染的商品課徵二氧化碳排放關稅,適用範圍從鋼鋁、水泥等上游產品擴大到下游的螺絲、螺栓等。這就是所謂的「碳關稅」,預定2023年10月起實施,未來會逐步擴大到其它商品,其它國家也可望陸續跟進。
這也是為何企業界要擔心的原因─台灣是出口導向經濟體,過去長期出口占GDP的6成左右,現在更是飆到7成上下,大部份大型企業、製造業廠商,都是出口導向,即使內需產業,也深受出口的影響,如果台灣因減碳成績差、企業出口商品被視為碳排高而被課碳關稅,競爭力必然降低、出口數量一定減少。
不僅於此,這個減碳的要求其實已成為許多全球性跨國大企業的「經營準則」之一,除了早已是企業朗朗上口的「ESG」(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指標外,許多國際大廠已要求供應鏈使用綠電(或稱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的比例、或是碳排高低、甚至已逐漸往「淨零碳排」的要求移動;如蘋果、谷歌等企業,都對供應鏈廠商有嚴格的要求,台積電會一口氣幾乎「買光全台綠電」的道理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