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核二廠2號機組正式停機除役,民進黨與蔡英文的廢核又邁進一大步,只是這一大步是否會把台灣帶入災難之中猶在未知之數。因為台灣的供電要面臨 至少4大難關、難題,任何一個難關未克服都會帶來災難。
2016年蔡英文與民進黨帶著以全面廢核為核心與出發點的「能源政策」上任,當時許多專家學者都擔心與質疑這套能源政策,根據其政策,當時估計占供電近2成的核電要到2025年歸零,取而代之的是全面推動的綠電要占2成;天然氣發電占比增為5成,煤電降到3成,這是小英能源政策的基本藍圖。
經過7年堅定不移的推動廢核政策,現在應該可以清楚看到這個能源政策的錯誤與後遺症,而且在大環境的改變下,更顯其謬誤與為台灣帶來的風險,它讓台灣的供電前景面臨4大難關:充裕的供電、空污的惡化、排放增加的影響、電價的高漲。
在廢核前,核一、二、三的裝置容量有500萬瓩,因核電能穩定長期供電,容量因子遠遠高於不穩定、時有時無的綠電,因此單是核一全年就能供電約100億度,核二、三各能發電150億度,以比例而言,核電占比大概在2成左右。
許多反對蔡政府能源政策者,都會把缺電當成第一且最嚴重的問題,而過去幾年,缺電問題也確實是「驚驚走」,幾次「官方定調」與缺電無關的全台大停電,固然是嚇壞民眾與企業,夏天時的備轉容量率掉到1、2趴的死亡界限,台電要到處打電話哀求企業少用電,連秋天都不時出現紅燈的警戒,供電風險一直是揮之不去的陰影。
但其實,缺電與否不是蔡政府能源政策的致命問題,只要敢撒錢、敢把火電開到最大、燒到最滿,所謂的「燒好燒滿」,其實缺電這關是有可能度過─蔡政府也確實就是這樣作。這幾年已興建或是規劃要興建的火電機組非常多,例如所謂的供電六大計畫,要增加火力發電機組的裝置容量就高達1,823萬瓩,即使扣除部份新機組是用來取代舊機組,但增加量仍非常可觀,加起來是「好幾個中火」。
裝置容量高達578萬瓩的台中火力發電廠,曾經長期保有全球最大煤電廠的「冠軍寶座」,污染排放的嚴重不在話下,蔡政府為了廢核又不缺電,就拚命蓋火電廠,即使天然氣電廠的污染與排放低於煤電廠,但從總量來看必然是持續增加。
因此,這帶來2個嚴重的後果、也是台灣未來必須度過的難關:第一個是空氣污染惡化,以中南部為主的電廠所在地,即使中南部號稱天氣比北部好、晴天的日子遠高於台北,但在特定季節與氣候下,「灰濛濛」的天空會是常態,而且,這不是未來可能發生的事,而是現在進行式。秋冬從高速公路開車南下,從台中附近起到台南,時常是灰濛濛一片,都市中的大樓房子「若隱若現」。在台灣增加如此龐大的火力發電機組後,未來改善的機會小、惡化的可能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