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疑美論」已成為民進黨政府重砲轟擊的標靶,繼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陳建仁宣示「不容台灣社會散播疑美論」後,駐日代表謝長廷接著指出,「疑美論造成台灣命運共同體意識出現破綻」。民進黨政府從閣員到民代接力發功,將疑美論者都打成「反美、不愛台、中共同路人」,諷刺的是,要拍美國馬屁不成,反拍到馬腿。
白髮漁樵江渚上:閣揆帶頭反科學
賴清德是發起「不容疑美」的始作俑者。賴在2月8日「向黨員報告」的黨主席政見發表會中說:「不能讓有心人散播懷疑美國的言論」,疑美論劃定為台灣言論的禁忌;3月14日,閣揆陳建仁在答詢在野黨立委質疑「美國學人計畫」是要操縱台灣政府時,罕見動怒說,「不要在那邊講疑美論」。身為最高科研機構中研院院士的陳建仁,竟然帶頭反科學、反言論自由,視疑美論為妖言惑眾。
民進黨前副秘書長林飛帆與民進黨連江縣黨部主委李問也共同撰文,投書美國政治期刊《國家利益》指出,「疑美論」有害於區域安全,反駁這些「有害論述」,並強調,避免這些論述損害台灣與國際夥伴間的良好關係,是重要的議題。文中更是武斷地把台海局勢的和戰關鍵的責任,都推給了「疑美論」。
慣看秋月春風:洋大人反「一言堂」
對於台灣出現疑美論的爭辯,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日前語出驚人,指反美言論和質疑美國並不相同,她認為言論自由包含保護「懷疑論」,而「我的工作就是消除『我不相信你』的質疑,而不是說『你說的是假訊息!』」她提到:「我不認為限制言論是好的方法,而且實際上自由民主社會裡,你也很難去限制言論,就算做了,你只會發現那些言論躲在暗處發酵,人們會被嚴重誤導。」
平心而論,孫曉雅的發言承襲傳統自由主義精神,振聾發聵。美國憲法的立國精神,就是立基於對政府的不信任。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傑弗遜說過:「我們美國的民主,是建立在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之上。」其實,連美國人民都不信任聯邦政府,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22年的民調,65%的受訪者認為,政治人物競選公職是為了個人利益,僅有20%的受訪者相信聯邦政府會做正確的事情;自從美國前總統小布希以來,民眾對於聯邦政府的不信任情緒幾乎不曾改變。
首先,懷疑論是啟蒙運動和實證科學的起源。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的上一句,就是「我懷疑,所以我思考」。也就是說,所有透過感官認識的外在事物都可懷疑,至少「我在懷疑」這件事是我無法懷疑的。誠如胡適所說:「科學人生觀的第一點就是懷疑」。有了懷疑的態度,就不會輕易上當,也才不致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