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誠觀點:沈榮津何苦當能源政策替死鬼?

2018-08-28 06:30

? 人氣

經濟部長沈榮津。(顏麟宇攝)

經濟部長沈榮津。(顏麟宇攝)

本期天下雜誌封面故事為「來不及實現的非核家園」。其中有一篇專訪經濟部沈部長,個人讀後心情極為沉重。主管全國能源政策的經濟部長對能源議題竟然充滿了誤解及誤導,在此一一就教於沈部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沈部長說台灣自然條件好,十分合適大力發展風力、大陽能等再生能源。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條件真如沈部長所說的這麼好嗎?

以太陽能而言,台灣條件不佳。台灣天氣很熱,很多人以為台灣合適發展太陽能,但太陽能發電靠的是日光而非溫度。台灣是個多雨的海島,日照條件不佳,每年適合太陽能發電的時間很短。以美國而言,每年8760小時中,已裝設之太陽能每年發電2400小時。台灣南部每年平均發電1250小時,北部不到1000小時。太陽光電板價格全球一樣,台灣發電時間不到美國一半,表示每度電發電成本為美國一倍,怎麼會如沈部長所説「發展太陽能條件很好」?

其實台灣發展綠能條件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土地面積太小。綠能的能量密度很低,發展綠能需要很大的土地。以太陽能為例,在台灣1/3屋頂(百萬屋頂)佈満太陽能,每年發電36億度。台中電廠有十部機,每部機每年可發電42億度。不錯,一百萬屋頂的發電量還不如台中電廠一部機。

政府發展太陽能目標為在2025年達到2000萬瓩(20GW),其中屋頂型300萬瓩(3GW),重點是地面型太陽能1700萬瓩(17GW)。但要裝置17GW的太陽能需要250平方公里的土地,幾乎是一個台北市大小,找得到地方嗎?

目前全球太陽能裝置密度最高的是德國,蔡政府規劃裝置20GW後,台灣裝置密度將是今日德國五倍。

以台灣土地資源的珍貴,真的合適發展需要極大土地面積的太陽能嗎?

蔡英文總統視察彰化校園種電成果,聽取太陽能板應用現況。(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視察彰化校園種電成果,聽取太陽能板應用現況。(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風力發電能量密度較太陽能還低3到5倍。今日風電在全球發展迅速,但全球風力發電97%為陸域風電,因為離岸風電太貴(較陸域風電貴一倍以上)。台灣與全球相反,蔡政府2025年陸域風電目標為120萬瓩,昂貴的離岸風電目標為550萬瓩,是世界唯一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高於陸域風電的國家。說穿了也是因為台灣地狭人稠,島內已無多餘土地裝設陸域風電,風電被擠到海上,這是全球特例。與沈部長所言相反,台灣自然條件完全不合適發展能量密度低的太陽能及風力等再生能源,

針對核電,沈部長也有許多誤解及誤導:

一. 沈部長說台灣太小,如何面對核災風險?這也已是許多國人反核的主因。但一般人民對核能不了解,經濟部長怎麼可以不求甚解,人云亦云?經濟部長是否應該以務實態度仔細了解全球三次核災的原因,研判台灣是否會發生類似核災,不宜如鸚鵡般的複頌反核團體的說辭。比利時與瑞士面積與台灣相當(比利時略小,瑞士略大),在福島核災後,兩國人民在恐慌之下也提出提前廢核,但在情緒穩定後,兩國人民終究還是以務實態度面樣能源問題,都糾正了衝動下提早廢核的決定,不值得台灣參考?

二. 沈部長提到核廢無法解決,也是誤導。這可由三個層次說明:

1.即使今日台灣廢核,就沒有核廢問題嗎?台灣三座核能電廠6部機運轉40年的核廢是否還是要解決?以無法解決核廢作為非核理由根本就不成立。

2.不用說全球仍有超過400部核能機組正運轉中,全球目前還有十餘國正在興建50餘部新機組,其中有些國家是第一次興建核電機組。如果核廢料無法解決,為何全球還有這許多國家興建核能機組?這些原本沒有核電的國家豈不是自找麻煩?顯然核廢並非如沈部長所言的無解。

3.目前瑞典及芬蘭都正在興建高階核廢料貯存場,幾年後可以完工啓用。這是核廢可以處理的最佳例證。沈部長應親往參觀,以負責態度解決台灣核廢問題。

沈部長反核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就是提出所謂核四除役成本高達4000億元的說法。個人實在不了解沈部長這話何意。沈部長是指核四運轉40年後的除役成本還是目前廢核四的成本?前者何需4000億元?後者不正是蔡政府一意孤行要廢核四所一手造成?

核四兩部機每年可發電200億度,即使以每度售價2.5元計算,每年產值500億元,40年運轉產值2兆元,其所創造的國民生產總計更是其產值的數十倍。蔡政府今日廢核四對台灣造成傷害巨大無比,個人不知沈部長4000億元究為何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立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