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與祝英台》自1963年4月24日星期三在台北首輪上映,未及週末口碑已經開始發酵,原定兩週的檔期,估計可能演過十日就準備下檔,不料才過一週,票房收入已破新台幣120萬,而且愈演愈盛,欲罷不能。
就這樣,《梁祝》的映期一直加長,一直加長,三週,四週,五週,來到第六週,發行公司與戲院的拆帳模式改變,轉為戲院多而片商少,明華算盤一撥,確實也該讓排隊久候的《白蛇傳》上映,否則宣傳費用節節高昇,如此呆耗不是辦法,於是咬牙拍板,讓《梁祝》在映滿八週的6月19日下檔。
然而,6月20日《梁祝》「鐵定再延兩天」,6月22日「鐵定也無奈,只得一再延兩天」,6月23日星期日「最後機會最後一天」,觀眾仍舊依依不捨,欲罷不能,於是有了6月24日星期一的「真正最後一天決不再延了!」。
第二天6月25日星期二,適逢端午節,遠東、中國、國都這條「臨時院線」再次攜手,隆重獻映邵氏出品、明華發行的《白蛇傳》,岳楓導演,林黛、杜娟、趙雷主演,同樣又創賣座佳績。
在《梁祝》原定下檔的6月19日,於這場瘋狂熱潮裡扮演重要推手的《徵信新聞報》即以《梁祝》現象為題,寫成社論,從社會文化、民族自信等多方角度來探討、思辯關於《梁祝》的種種。
尤其,全文刻意不做影評,不捧明星,直言「它所引起的廣大愛好,比它本身的藝術價值重要的多。」而且,之所以將這篇重磅社論壓後至《梁祝》原本「鐵定」下檔的6月19日才刊出,即是因為「不願把我們的意見過早地投入那波瀾之中以擴大它的波紋」。
文化鄉愁、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
與其說是《梁祝》一部片子引起如此巨大的「波瀾」,我們其實不能不將眼光放寬放遠,把邵氏自1958年開始一路以來的製片方針納入思考。換言之,正是我們前幾章節花了如此巨大篇幅,詳細敘述的邵、電之爭,包含片場設施、古裝街道,以及彩色闊銀幕的古裝片攝製計劃。
1957年問世的《貂蟬》,從各方面看起來還有很濃的「摸索」、「暖身」味道,但自1958年夏天開拍、1959年公映的《江山美人》開始,那一座屬於光影夢幻、金碧輝煌的古典中國,便在李翰祥、岳楓、嚴俊等多位導演的巧手之下,帶著整個邵氏團隊一點一滴,逐漸構成。
套句21世紀影壇最流行的說法,這就是所謂的「電影宇宙」——美國漫畫、超級英雄可以有「宇宙」,華人電影工作者在1950年代後期、1960年代初期,也因為商業競爭、公司政策,甚至個人偏好(尤其李翰祥的自身興趣與專長),在光影折射之間打造出一個堂皇展示中華文化的電影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