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日本人統稱日本本土的檜木為「Hinoki」,這也影響了臺灣人,把「Hinoki」當成了所有檜木樹種的名字。其實日本檜木有兩種────「花柏(與紅檜為近緣種)」與「扁柏(黃檜)」,而臺灣檜木則是「扁柏(黃檜)」與「紅檜」,兩地檜木的種類有些許差異。另外在名稱上日本與臺灣扁柏的俗名都稱為「Hinoki」,紅檜則是「Meniki」。檜木樹材具有獨特的香氣,再加上樹脂中含有豐富的檜木精油,具有防蟲、殺菌、防黴與安定神經的效用,最重要的是──這兩種檜木不僅長得直而且強度大,是早期最好的木質建材,因此日本人占據臺灣後便拼命砍伐,除了供本地建設使用外,還有不少是加工後再送回日本當成建材出售,不管是蓋工廠、神社、寺廟,都使用了大批的臺灣優良檜木(註四)。
引進日本原種杉木 卻無法自行繁衍
日據時期,日本人在大量砍伐林木之後,為了水土保持的關係,開始推行「伐殖平衡政策」,並在1907年成立了臺灣第一個「保安林」於今之高雄壽山一帶(註五)。但考量到檜木的成材時間至少需80~100年以上,為了方便快速,因此決定從日本本土引進成材期短的「柳杉」來臺灣種植。「柳杉」又名「日本杉(Cryptomeria japonica,Japan Cedar)」或「孔雀杉」(註六),是在1909年(明治四十三年)時,由京都帝國大學第一任臺灣演習林(今日臺灣大學溪頭實驗林)主任──西川末三(1882~1974)引進原產於奈良吉野的「吉野柳杉」來臺種植的。經過兩年的籌畫與觀察,1911年才正式於溪頭栽植。由於溪頭的氣候條件(溫度、濕度、雨量)與奈良非常接近,最重要的是這裡──冬天不會下雪,溫度也比奈良要溫暖的多。在種植了十年之後,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教授吉田正男特別來溪頭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柳杉」在臺灣的生長速度要比日本本地快2~3倍,這個成功的經驗,促使臺灣演習林、阿里山等地開始大量的種植柳杉,少數山地如阿里山山脈之小笠原山(Ogasawara)則是種植臺灣扁柏。不過日本柳杉缺乏對抗臺灣動植物天敵的能力,像臺灣常見的赤腹松鼠會將柳杉的頂芽咬斷,使其停止生長,或是直接啃食柳杉其略帶甜味的樹皮,樹皮是樹木傳導水分的重要器官,水分無法吸收,自然導致柳杉大量枯死。但更糟的是單調的林相,再加上柳杉生長海拔不夠高(1,000~2,000公尺),又無法適應臺灣的潮濕氣候,導致杉木木心變黑硬度不足,根本無法作為建材或便當的木質薄片盒,因此問題不少,尤其前面提過──因臺日兩地氣候條件不同,日本杉種植20年左右就會步入衰老期(生長遲緩),即便未受到像松鼠這類動物的啃咬,也可能會因此枯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