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了超過30年的臺北大巨蛋(臺北文化體育園區)於今年(2023)12月3日正式啟用,每逢下雨必使棒球賽暫停甚至終止的窘況將獲得改善,臺灣也將有機會在臺北市市中心舉辦國際級的棒球賽事,讓臺灣能用運動與世界交朋友,並把世界帶回臺灣。
回顧1991年,臺北市立棒球場舉行中華職棒總冠軍賽第7戰,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造成比賽延賽,喚起了民眾想要室內棒球場以便好好觀賽的願景。1993年,前總統李登輝將大巨蛋列為國家重大建設,原預計興建於關渡平原,但因關渡平原開發計畫遲未推動造成計畫停擺。後至1996年在臺北市前市長陳水扁主政下決議於臺北市立棒球場原址興建大巨蛋,但該計畫卻因陳水扁連任失敗而暫停。拖至2002年7月終於在臺北市前市長馬英九主政下確定在松山菸廠廠區興建大巨蛋,並著手進行招商作業,最終由遠雄集團獨家招標、得標。原以為大巨蛋能開始規劃設計,沒想到經歷一系列的議約與審議風波,遲至2012年4月始開工;原以為能仿效日本福岡巨蛋成功的案例,僅需2年便能完工,沒想到臺北大巨蛋一等便是10年,最後在臺北市市長蔣萬安的努力之下,終於完工啟用。
這10年的施工風雨堪比一場政治鬧劇,2015年前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上任後,認為過去臺北市政府的BOT案有圖利財團之疑,遂宣布成立廉政委員會開始著手調查其所稱的「遠雄大巨蛋弊案」。筆者回顧當時自己剛上大學,每日打開電視不外乎看到柯前市長如何「修理」遠雄集團的新聞報導,包括要求改善防火設計、說明商場與體育場地的面積配比、完善老樹移植、提出塞車問題的解決方案等,甚至最後勒令停工,一波波積極糾錯、伸張正義的表現令人動容,殊不知解決問題的初衷卻在一幕幕令人不解的操作下變成純粹的政治表演。臺北市政府與遠雄集團的行政訴訟一路打至最高行政法院並於2019年宣判臺北市所做的停工處分並無違誤,判遠雄集團敗訴定讞,當國民以為雙方的紛爭已落幕而大巨蛋的施工將能重新開啟時,卻發現大巨蛋內部早已安裝完畢吸音棉,且更從沒屋頂變成有屋頂,筆者回顧當時路過「正在停工」的大巨蛋時,無不感到奇怪為何大巨蛋越來越「有形」,儼然大巨蛋是在神不知鬼不覺下,偷偷地施工、默默地孵化。
當時眾多市議員皆質疑柯前市長是為了趕在任期結束前完工以作為2024年選總統的市政政績,然而大巨蛋不僅因為其個人的政治盤算,導致平白浪費5年多時光,當時提出的嚴格監督理念也在其任期末段一一放棄,荒誕的大巨蛋案變成眾人眼中政治與商業利益交織、扭曲的代表。柯前市長的處理方式很多時候顯得令人困惑,他的態度時而強硬、時而輕率,而且提出的解決方案常常缺乏具體可行性。首先,他在處理巨蛋案時顯示出的政治手段和個人意識形態,讓人質疑他是否以公眾利益為優先考量。更令人困惑的是,他的決策似乎缺乏對專業意見的重視,包括未充分考慮到城市發展、經濟效益等方面的利弊,而更多地偏向個人意志和表面的政治成就。總的來說,柯前市長在大巨蛋案中的處理方式令人失望,此鬧劇不僅損害了臺北市的形象,也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人們對於政治和公共事務處理的信心。如今柯前市長將參選臺灣2024年總統大選,其過往在大巨蛋案的差勁表現,相信在今日喜迎大巨蛋舉辦國際棒球賽的臺灣民眾心裡,會顯得格外諷刺與不堪。
*作者為美國賓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法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