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選舉1月13日晚上結果出爐,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領先獲40%多一點得票率,侯友宜/趙少康獲33%左右,柯文哲/吳欣盈則獲26%以上。 該得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可在總統蔡英文下野後繼續組閣執政,主持台灣中華民國新一屆政府。 而在野的國民黨和民眾當則無緣實現其政黨輪替的願望。
民進黨雖然得以主持新一屆政府,但藍綠白三黨在國會都不過半。 國民黨獲立院52席,高出民進黨的51席。 民眾黨雖只有8席,但成關鍵少數,可起到決定今後政局走向和執政黨決策效率高低的關鍵作用。民眾黨有兩個可選的抉擇:要么與綠營在立法院甚至政府組閣中實現合作,要么與藍營在立法院與綠營分庭抗禮。 不管它選擇那一邊,都將帶動台灣的政治風向,攪動島內政壇一池春水。
「藍白合」的失敗斷送了在野黨實現政黨輪替的夢想,這是選前藍白兩黨之間老大、老二爭執(特別是民眾黨對其選情的錯誤或過高估計)所導致的必然結果,重蹈了2000年三黨分立(國民黨內部連宋分裂)使民進黨獲勝的覆轍。 在野黨的分裂即整合的不成功,是2024台灣政黨輪替必然失敗的根本原因。 這讓基本盤大於藍營和白營的民進黨得以獲得(相對)多數選票而險勝。
在此格局下,今後執政的民進黨跟在野的國民黨(包括民眾黨)將在立法院展開長期的爭執、磨合與較量,許多各黨關注的重大決議/議程因三黨政見與訴求的不合而不再那麼容易獲得通過。 台灣政情/政局將在朝野各黨博弈的不斷膠著與利益交換中展現更加紛繁複雜的局面。 從監督制衡與政治多元角度來看,這次選舉也展現了台灣民主更加多姿多彩和成熟的一面。
2024大選結束了民進黨「一黨獨大」的格局,開啟了多黨較量或合作的局面,對提升行政和立法的相互監督有正面的作用。 多黨鼎立與一黨獨大均有其正反兩個方面的功用:一方面,多黨鼎立可以更有效地監督和製衡執政黨,並能較為容易地糾正執政黨的錯誤、偏差與過激; 另一方面,民主體制下,一黨獨大則便於政府決策及議程的製定、通過與執行,以及其執政效率的提高,且不受制於反對黨的阻礙與杯葛。
台灣這次大選有序、透明、公開,尚未出現(重大)選舉舞弊指控,輸了選票的政黨也對選舉結果沒有異議,儘管藍綠白三黨都有贏有輸。 這顯示了台灣民主的進一步成熟與成功,值得慶幸與讚賞。
然而,選舉期間,各對立政黨之間卻出現互相揭醜、潑髒水,甚至污衊、栽贓、斷章取義等現象(簡稱「惡鬥」),以敗壞對手形象與聲譽,達到其在選情上壓低對手民意的目的。 儘管這有點吃相難看的味道,有的地方甚至不堪入目,有違倫理道德,但這就是「爭議性民主」(contentious democracy)的特點,即:在法律「容許」的範圍內,各政黨 、政治團體和選民「盡其自由」地表達不同的意見和訴求,與政治對手(或不同政見者)針鋒相對、「寸土必爭」,並儘其可能地將自己的訴求和意見體現在國家的行為和各級選舉的結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