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面對割臺不能不與現實妥協,基本上留一部分族人在臺以承管家產,必要時甚至與日人合作,以維護身家安全,尤其是與清廷較疏遠的頂厝系(林奠國系)。然而,族人的內心終是矛盾的,因而形成各種反應模式,可分為政治上的順從、經濟與社會面的合作、生活上的避世等。
(一)政治上的順服
1895年,日軍佔領臺北後不久即派兵南下,沿途曾遭逢臺灣民軍之抵抗,但均一一擊敗進抵中部,而林家基本上採取順服政策。
據稱林朝棟離臺內渡時,告誡堂弟林紹堂(朝選)毋生事,因此林家並未領軍抵抗,但亦不捐助兵餉。日人甚至有報告稱,林朝棟曾派人赴某師司令部,請求歸順,並獻納武器;日軍佔領彰化時,又來履行前約,表明永遠歸順之意。按,朝棟在日人攻彰化前已內渡,此事當予存疑。惟林朝棟擁有能戰之鄉勇,未曾抵抗即行內渡,頗引起物議。有傳聞稱林朝棟之弟某人曾引日軍入臺中,以保家產與報私怨;也有人毀謗林朝棟接受日軍100元而返唐山;又有人用泥土塑朝棟像加以凌辱。這些顯然是因對林朝棟失望而生的謗詞,不可盡信。
至於其他林氏族人是否曾派人與日軍洽談,不得而知。據林家族譜記載,清廷下詔割臺後,官員多內渡,地方治安迅速惡化,林文欽曾派鄉勇巡邏各地,保護行旅居住安全,免除盜賊之患。至於林文欽有無可能基於治安的理由,派人與日軍洽商,以早日恢復秩序,待考。按,清時社會治安不佳,盜匪往往趁戰亂時胡作非為,臺灣既已為清廷所棄,紳民為保鄉、保身家,多有迎接日軍以求早日恢復秩序之事。據傳,日軍曾駐屯阿罩霧,首先騷擾林家,而林家的因應是「婦女亦不許避」,真相如何待考,但可知林家對日軍至少採取順服的態度。
光緒22年(1896)5月22日、23日,北投(今南投,含草屯鎮)居民憤于日軍之屠殺,乃群聚欲進攻大墩(臺中縣治),各姓響應;據稱林文欽、林紹堂欲從中攔阻,紹堂勸告他們延至次日再攻,但23日晚,攻大墩者因逢大雨,火攻未成,眾乃散歸。《族譜》亦稱光緒22年6月,土匪猝發,襲南投、攻臺中,鄰近莊人亦蠢蠢欲動,林文欽遣人諭止。二者所記當是同一事,惟日期一曰5月,一曰6月。由上例可知,林家由屈從日本統治,進而主動協助維持治安,以免家族權益受影響,可見林氏族人至少在形式上已接受日人之對臺統治權了。
清末頂厝林文欽因與清廷關係較疏,且其母羅太夫人年邁,不耐波濤,又奉有林朝棟指令,因此並未離臺,而時年15歲之長子獻堂奉羅太夫人之命,率全家40餘口內渡泉州晉江縣避難。其後因當時泉州鼠疫流行,而所攜資財有限,乙未之役結束後,林獻堂又帶家人返臺。此後,頂厝林家在日治時反而逐漸超越下厝,與此一決定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