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是教育的基礎,一個健康、具備各種能力的體魄,才能有效參與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但是我國中小學學生的體適能表現,相對遜色於鄰近的亞洲國家,體育課程的一週時數也明顯不如其他國家,臺灣似乎不像鄰國這麼理解,體育對學生所發揮的大效用。[1]
我們無法決定多少節數的體育課,才能培養出健康的體魄。但是不能否定,要養成健康的體魄、優質的身心素養,是要在「持續投入」體育的練習過程中養成。我們也無法立即改變,目前課程綱要對體育節數的規範。但可行的方式,是加強體育教師的教材教法,讓學生將體育課裡的學習,樂意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好卻被忽略的方式: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參與校內運動團隊,只有透過持續練習、內化,才能養成某一項運動的情意、知識和技能,並融合成優質的身心素養。準確地說,在國民教育階段,父母要鼓勵孩子在課餘時間,參與推廣運動的社團;甚至參與校內具競技性質的運動校隊。孩子需要有一個區隔考試的環境,發展群性、韌性、體能,逐步適應社會生活的機會。這其中以在「國小階段」最為重要,而「家長」的角色又更重於學校。
孩子從小參與運動團隊,處事更有韌性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應當先把時間都放在課業上,長大想運動再去運動,這個想法其實是大誤解。「課業」與「參與運動團隊」並不衝突,甚至運動是孩子小時的竹馬之交,在面對成長過程的課業壓力、人際壓力時,這個運動習慣又轉化成一個誠摯的知心夥伴。完全陪伴孩子抗衡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許多不良外在誘惑,比如3C的過度使用。
許多研究發現,父母是讓孩子在課餘時間,促使他們持續投入運動、提升體適能的關鍵人物。不僅父母是重要人物,有研究發現校園的輔導教師、導師,鼓勵與引導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參與校內運動型態的組織,也會讓這群學生對學校產生正向連結、對自己產生一些信心。
參加運動社團是孩子萌發興趣、養成持續深入一項運動的媒介;而加入具競技性質的運動校隊,比如籃球、羽球、空手道、手球等,孩子更能理解費勁投入的心力,並不能保證比賽的結果盡如己意,但不持續精進技能、知識,只會離想要的結果越來越遠,這是潛移默化中培養無畏挫折的韌性,美國多數總統在求學時期,就從運動校隊中培養出領導者的胸襟與耐受力。總和來說,運動團隊強調服從運動規則、遵守紀律、隊友間互相合作、不驕不餒的心態。[2]以這個角度設想,就可以理解校內發展運動團隊是多麼的重要。
國小是孩子參與運動團隊的重要階段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09年調查,國小與大專校院學生不參加運動性社團的原因以「沒有時間」的比率最高(國小為45.7%、大專校院為53.0%);國中與高中、職學生則是「沒有興趣」(國中42.9%、高中職49.5%)。整體而言「沒有興趣」、「沒有時間」是學生不參加運動性社團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