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間拉更長來看,2012年時日本GDP規模高達6.2兆美元,算是其「歷史高點」,當年德國只有3.5兆美元。之後持續下滑,主要原因倒不是經濟衰退、萎縮,而是日圓持續貶值。2012年日圓匯率價位在80日圓左右,之後安倍上台開啟長期貶值之路,GDP也持續滑落。
因此日本經濟規模被德國超越,主因在匯率貶值多;如果日圓匯率維持在130日圓,日、德的GDP規模應該相近。日本要實現10%的成長率是絕無可能,但匯率1年升貶破10%卻非難事,如果日圓大幅升值則可望超車德國、搶回第3名寶座。畢竟,德國經濟陷停滯或低成長,不太可能靠成長率拉開與日本的差距。因此某個角度而言,德國的超越是一個「不算超越的超越」。
從二戰後的復興到80年代的攀上「日本第一」的高峰、再到90年代的泡沫經濟破滅,從而走入「失落30年」,日本經濟起伏成敗堪稱戲劇,差堪比擬的大概是阿根廷,而阿根廷又更為悲情;日本至少是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攀上顛峰後才停滯滑落,阿根廷則是直接就卡在「中等所得陷阱」中,多次陷入國家破產的債務危機。
不過,日本經濟的長期展望確實不佳,如無意外,日本經濟規模排名只能是「江河日下」:依照IMF等機構的預測,2026年印度就會超越日本,把日本擠到第5名,之後再超越德國。高盛更長期的預測則是:到2075年,日本排名會跌到12名,被許多現在的開發中國家超越,關鍵因素之一是人口的減少。對那些已進入人口衰退的國家、包括台灣、中國、韓國等,應該有所警惕與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