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間的地緣對抗持續進行,歐美需要一個能分散甚至取代中國的生產基地及市場。放眼全球,類似中國條件的發展中國家不多。在此考量下,印度的條件及角色因此相對突出。擁有龐大人口及經濟發展潛力的印度被歐美寄予厚望,期待在「去中國化」的全球產業鏈重組及地緣對抗中,能夠成為替代中國的選項。然而,也不少人提出疑問:「印度會是下一個中國嗎?」
事實上,這可能是一個過於簡略的問法。嚴格來說,「印度會是下一個中國嗎?」這個問題可能包涵三個不同層次的討論,包括印度是否能成為世界工廠、全球經濟火車頭、全球強權這三種指涉概念。
第一個層次關切的是:印度是否可能繼中國之後,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或者說,印度是否可能跟中國一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
許多專家學者都已經從生產環境分析及解答過這個為問題。以現況來說,多數人傾向否定的看法。主因之一是印度的製造業發展程度仍較落後。中國的製造業佔該國GDP比重約27.7%,但印度即便在歷經「印度製造」和「生產連結獎勵計畫」(PLI)等政策大力推動後,製造業的GDP占比也只有18%左右。此外,基礎建設不足、勞工保護、複雜的法規、工作及企業文化等都是被詬病的問題。因此,外商其實很難把在中國的發展經驗完全複製在印度上,反而需要因應印度的特色及障礙。以世界銀行公布的經商容易度指數(Ease of doing business index)來看,印度只位居第63,與排名31的中國仍有相當的差距。換言之,期待印度一夕之間便有中國規模的生產力,恐怕是過於樂觀了。
但這些觀察大多是奠基在印度是否能複製中國發展模式的邏輯上。事實上,光以規模來看,本來就沒有太多國家能夠複製中國模式。但印度仍有發展製造業的優勢和潛能。舉例而言,微軟、美光、谷歌等科技大廠的CEO都是印度裔,在政策制定時,或多或少都可能回饋母國。美光日前宣布在印度設立半導體封裝廠,便是一例。隨著蘋果等大廠逐漸加大在印度的生產規模,印度的生產能量勢必強化。所以,印度雖然不能取代中國,但在外資的加持下,絕對會是一個重要的世界生產基地。
第二個層次的問題則是,印度是否可能像中國一樣,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反對者認為;印度的儲蓄率、女性就業比例、補貼政策、外資引進、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都影響印度的整體經濟發展。支持者則認為,印度擁有年輕的人口紅利、成長的消費市場、相對穩定的地緣環境及內政發展等發展條件,終將迎來爆發性的躍進。印度現在所處的時機點宛如中國當年加入WTO時。當時中國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藉由融入國際經貿體系而得利。印度目前是第五大經濟體,則受惠於中美對抗下的全球供應鏈調整。印度股市規模已超越香港股市排名世界第4大,便顯示投資者的信心。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則預估,到2028年時,中國將貢獻世界GDP總增長的22.6%、印度占12.9%、美國11.3%。這樣發展速度已經超越當年高盛銀行金磚報告的預測。印度將逐漸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的火車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