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現今唯一留存的功勳艦——「中海艦」的故事

2018-09-23 07:20

? 人氣

2010年2月1日,「中海艦(201)」在上午在高雄新濱碼頭舉行除役典禮,之後就一直停泊在高雄旗津碼頭。(資料照,取自中華民國海軍)

2010年2月1日,「中海艦(201)」在上午在高雄新濱碼頭舉行除役典禮,之後就一直停泊在高雄旗津碼頭。(資料照,取自中華民國海軍)

「八二四海戰」開打

在1958年(民國47年)8月24日「八二三砲戰」爆發第二天的傍晚約5點13分左右,奉命前往金門執行──人員與物資運補作業的「中海艦」(註一)、「美頌艦」(兩艘艦均屬於戰車登陸艦,註二)與「臺生輪(負責載運傷患的軍租船)」等,正準備在料羅灣外海拋錨,等待命令進行運補搶灘作業,不料約在6點半準備晚餐時,突然遭受共軍猛烈轟擊,頃刻間彈如雨下,混亂中「中海艦」的通訊天線與右舷小艇架不幸遭到共軍砲彈擊中而損壞。這幾艘運補船艦隨即起錨並全速向外海、共軍砲兵射程外的安全區撤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到了晚上8時左右突然有4艘中共魚雷快艇快速駛向這些運輸船艦,在旁護衛的沱江、湘江及維源三艘軍艦立即展開追擊,經過一番追逐激戰,造成共軍快艇兩艘全毀、一艘重傷,剩下的一艘只能轉往漳州鎮海角方向竄逃(註三)。8時30分,另一批約6艘中共的魚雷快艇又再度出現於海面上。沒有武裝的臺生輪不幸遭魚雷擊中而開始進水下沉,「中海艦」與「美頌艦」見狀立刻冒險趕來營救落水的船員,總計救起29人。同一時間船上官兵就以船上僅有的40公釐快砲、20機砲、7.62公厘機槍回擊,最後竟擊沉一艘、擊傷一艘中共魚雷快艇,創下舉世少有的海戰記錄,但在戰鬥的過程中「中海艦」也遭中共一枚21吋音響魚雷(acoustic torpedo)擊中艦艉(註四),不但動力全失,還差點因此沉入海中。在整個戰鬥過程中,造成艦上包括艦長鄭本基少校在內的──30餘名官兵傷亡(其中還包含艦中運送的陸軍官兵)(註五)。次日(25日),由「美頌艦(編號347,2005年退役)」冒險拖到澎湖馬公基地,9月再轉送到菲律賓蘇比克灣(Subic Bay)美軍基地維修,原本美軍評估船艦受損的程度,認為沒有修護的價值,因此大方的想直接再送一艘同型船艦給我國。不過當時美軍也表示,兩棲登陸艦被魚雷命中從來沒有不沉的;中海艦能夠中魚雷而不沉,不但是「奇蹟」,而那些在中海艦上參戰的官兵更都是令人尊敬的英雄(註六)。為了激勵海軍官兵的士氣,當時的海軍總司令梁序昭堅持不惜任何代價都要讓有功勳的「中海艦」重回崗位。也因為這樣,當隔年(1959/民國48年)「中海艦」修復完成準備返航臺灣時,全港美國軍艦都特別鳴笛致敬歡送。同年(1958/民國47年)9月號的《生活雜誌(Life)》還特別以二版圖文報導「中海艦」英勇作戰的故事。

圖片1:海戰後被拖回澎湖馬公港的中海艦,可清楚看見遭魚雷攻擊後,船艉嚴重扭曲變形,原登於《生活雜誌(Life)》上之中海艦新聞圖片。(作者提供)
海戰後被拖回澎湖馬公港的中海艦,可清楚看見遭魚雷攻擊後,船艉嚴重扭曲變形,原登於《生活雜誌(Life)》上之中海艦新聞圖片。(作者提供)

「中海艦」也曾載運王生明將軍到一江山

「LST-201中海艦」是「中央海訓團(中央海軍訓練團)」在1946年(民國35年)於青島接收美國第七艦隊依據《中美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贈與的第一艘「LST戰車登陸艦(原艦名為LST-755)」,從此贈與我國同型的「LST戰車登陸艦」都被命名為「中字號」運輸艦。同一時間除了「中海艦」外,我國海軍還接收了「中權」、「中鼎」、「中興」、「中建」、「中業」、「中基」、「中訓」、「中練」、「中程」共10艘「LST戰車登陸艦」(註七)。「中海艦」曾經歷過國共內戰與大陳戰役,1949年(民國38年)5月19日,「海軍機械學校」師生及校內設備就是由中海艦負責從福州載運來臺(註八)。它出過最有名的任務就是1955年(民國44年)在「一江山戰役」中為國殉職的王生明將軍(1910~1955),生前最後一次由臺灣往一江山時,就是在基隆搭乘「中海艦」先經由大陳島再轉往一江山的。而在停泊於大陳島時,「中海艦」還挨了共軍米格15戰機兩枚炸彈,運氣好的是,這兩枚炸彈均直接穿透「中海艦」的主甲板掉在坦克艙內所運載的煤堆裡,竟沒有爆炸(註九)。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