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已成全球產業趨勢,台灣為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或稱「碳邊境稅」)及美國積極研議的《清潔競爭法案(CCA)》碳關稅,已規劃於 2025 年開徵碳費,碳費費率則預計由已召開兩次會議的碳費審議委員會決定。然而兩次會議均未能產出具體結論,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內部委員對國家關鍵產業的碳費徵收細節無法取得共識。
根據政府公開資訊,2023 年我國碳排量有 52.92% 來自製造部門,其中前三大碳排放產業分別為石化業、電子業及鋼鐵業,約佔製造部門六成五至七成的碳排放,因此是我國碳費政策優先考量的產業。這三大產業中,又以佔全球 7-9% 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鋼鐵業最為關鍵,亦為歐盟碳邊境稅首批課徵的對象,但鋼鐵業在已開發國家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產業特殊性也使得課徵碳稅費時應有其他考量因素,值得碳費審議委員思量。
鋼鐵業對經濟活動的重要性
鋼鐵業是工業化國家的核心產業之一,下游涵蓋金屬製造加工、機械業、汽車業、造船業、電工器材業、土木工程、建築業、甚至國防工業等,以台灣為例,2022 年上游鋼鐵製造業和下游用鋼產業之產值總和高達 6.8 兆元新台幣、超過半導體產業產值的 4.8 兆元,更雇用了超過 115 萬人,是創造許多穩定工作機會的產業。
然而,鋼鐵業同時也是一個「高碳排」且「貿易暴露」的產業,既產生巨大的碳排量,又面臨激烈國際競爭,因此各國政府在思考對鋼鐵業課徵碳稅費、以促使其降低碳排量時,都會考量到淨零碳排政策對鋼鐵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
像歐盟最初在規劃排放交易體系(EU ETS)時,所採取的作法為核發給一貫作業煉鋼廠範疇一排碳量 90% 以上的免費核配額度,讓業者不會因為製程原料(冶金用煤與焦炭)的碳排而承擔過高的成本;歐盟並推出碳邊境機制管控進口鋼鐵產品,以免無視環境外部成本的外國鋼鐵廠將高碳產品低價傾銷歐盟市場;最後,歐盟也提供資金協助鋼鐵產業進行低碳轉型及氫能煉鋼製程的開發,形成「壓力、保護、鼓勵」兼顧的完整制度。
對於台灣而言,本土鋼鐵業競爭力關係到下游的金屬加工業、機械業與電子業,是國家經濟命脈。而且在烏俄戰爭開打後,台灣與韓國取代烏克蘭與俄羅斯,成為歐盟主要鋼鐵供應國,整體鋼鐵業終於迎來難得的曙光,若我國因不當的碳費設計而錯失此番契機,將會非常可惜,因此鋼鐵業碳費徵收制度設計的優劣,可說是台灣產業永續發展與國際貿易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鋼鐵業的碳收費難題
早在碳費審議會議召開前,由我國公民團體組成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就已針對政府草擬的碳費政策方向提出幾大質疑如:開徵太晚、費率太低、給定免徵門檻,而且抵減優惠多。目前各界對 2025 年開徵碳費已有共識,但是在討論若干配套措施時,公民團體與產業界可說是各執一詞。筆者即列舉其中兩項主要爭議點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