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沉入海底的「非洲威尼斯」!海平面上升、地層下陷,塞內加爾正與時間賽跑

2024-06-26 10:00

? 人氣

塞內加爾的漁港。(美聯社)

塞內加爾的漁港。(美聯社)

全球暖化加劇極端氣候,不僅危及許多物種的存續,世界各地都有人為了逃離氣候災難被迫遷徙,人口快速成長的非洲也不例外。塞內加爾西北部城市聖路易(Saint-Louis)過去在法國殖民下是該國首府,塞內加爾河在此注入大西洋,城市心臟地區位於狹長的半島,獲得「非洲威尼斯」的美稱。退潮時,海岸線一直綿延到遠處,遊客聚集在寬廣的沙灘看足球賽,全聖路易首屈一指的夜總會也開在這裡,但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

漁夫巴迪安(Cheikh Badiane)向《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回憶聖路易過往榮景,話鋒一轉講述近年的變化與困境。他說那間叫做「小屋」( La Chaumière)的夜總會收掉了,海邊的古蘭經學校也不見了,幾年前發生一場特別嚴重的水災,清真寺隔壁的小房子倒塌,住在那兒的木匠不幸喪生。巴迪安提到,近來只要風暴來襲,海水會一路湧到內陸數百公尺的戰爭紀念碑。一吋一吋,一間房子接著一間房子,聖路易正慢慢沉入大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聖路易因其地理位置,特別受到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影響。巴迪安和許多漁夫一樣,住在狹長的半島,這座半島被大西洋和廣闊的塞內加爾河夾在中間,2003年曾進行挖掘運河紓緩洪災的計畫,但工程失敗,最終導致一座社區沉入水底。十年之後,塞內加爾政府委託的研究發現,到了2080年,聖路易80%的地區將面臨洪災威脅。巴迪安說:「聖路易是一座水都,如果我們不小心,它會整個消失。」

西非地區許多快速成長的城市,都面臨沉入海中的風險,聖路易不僅是氣候變遷影響城市的其中一個例子,藉由聖路易,也能窺見低海拔聚落未來可能遭遇的挑戰。全球平均海平面預估在未來50年上升50公分,西非低窪的沿海地區將會遭受特別嚴重的影響。過去數百年歐洲殖民國在西非諸國建立的主要城市,絕大多位於脆弱的沙岸,在潟湖和紅樹林河口之間,利於船運貿易。舉例來說,奈及利亞最大城市拉各斯(Lagos)就位處港口潟湖與鄰近島嶼,塞內加爾鄰國茅利塔尼亞的首都諾克少(Nouakchott)的大部分地區甚至低於海平面,雖然諾克少和大西洋之間還隔了沙丘帶,但海浪也有可能越過沙丘沖向諾克少。

目前看來,西非沿岸還不是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受害者。許多亞洲城市已經歷嚴重災害,印尼首都雅加達在2007年就遭遇極端洪水,半座城市沉入4公尺深的海中,約5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不過西非的都市化速度以及低收入的情況,將會放大海面上升的衝擊。聯合國全球氣候流動中心(Global Centre for Climate Mobility)執行董事阿瑪克拉尼(Kamal Amakrane)說明,這些沿海城市是未來非洲的超級樞紐,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算,沿海區域貢獻了整個西非地區42%的GDP,西非33%的人口也都居住在沿海地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俞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