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著首波飛彈與暗殺攻勢,中國一方面希望盡可能摧毀台灣的空軍戰力,讓中國空軍在奪取制空權時不會遭遇挑戰,二方面則是讓台灣領導階層出現真空、中斷台灣的通訊與運輸,讓台灣的防衛力量也隨之癱瘓。待前置作業完成,隨之而來的就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屆時將有萬船齊發、至少百萬大軍渡海。
在中國軍隊登陸時,將有部署福建的火箭軍以及中國空軍的轟炸機進行火力掩護,台灣軍隊將很難守住海岸線。待解放軍鞏固灘頭,接下來的地面作戰將會繼續掃蕩台灣軍方的指揮部與各地的孤立部隊。登陸一周之內,解放軍就會推進到台北,兩周之內台灣就會推行戒嚴,準備防禦美日聯軍可能的攻勢。
「解放台灣」真那麼容易?
以上是解放軍「解放台灣」最理想的一套劇本,但中國真能在兩周內拿下台灣嗎?葛里爾認為,這樣的結果並非必然,因為解放軍根本沒有這樣的作戰能力。光是要渡過海象欠佳的台灣海峽,一年之中也只有四月與十月適合動手。由於攻下台灣需要動員龐大軍隊,因此渡海作業很難隱密為之,攻擊不備的突襲作戰也變得不可能。
根據易思安的評估,台、美、日領導人在北京行動的兩個月前就能知道對方正在準備,一個月前就可確切知道第一波飛彈攻勢的啟動時間。這讓台灣足以提早將大部分指揮管制設施移轉到堅固的隧道裡、將船艦駛離易受攻擊的母港、在海中佈雷、分散及偽裝全國各地的部隊、將經濟轉供作戰之需,以及武裝250萬後備軍人。
根據易思安的《中共攻台大解密》(The Chinese Invasion Threat: Taiwan's Defense and American Strategy in Asia)一書,台灣西海岸僅有十三處海灘適合登陸作戰,台灣在每一處都已預作準備。除了軍事防禦設施之外,台灣沿海城鎮有許多化工廠,如果解放軍對沿岸進行無差別轟炸,因而外洩的化學毒氣將讓入侵者傷透腦筋。當戰火逼近,從海灘到首都的每一步都會變陷阱密佈。 解放軍預測,屆時包括高樓與野外的岩石間都會串起鋼絲攔阻直升機;隧道、橋樑等要道也會安置炸藥,緊急時刻將被炸毀;台灣密集的城市建築將被改造成小型防禦工事,將解放軍的地面部隊拖入曠日持久的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