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 月 13 日代表當前執政黨參選的候選人賴清德以 40% 的得票率贏下前所未有的第三次連任,大批的西方媒體都聚焦在這次選舉對台海地緣政治的影響。還有更多的評論強調這次選舉是選舉民主對抗挑事威權主義的大勝利。
透過國家安全論述的寒蟬效應來處理社會對抗
然而沒有被仔細理解的(如果不是被刻意故弄玄虛的話),是「民主」的本質在台灣全方位數位化條件下的演進。有一些在這次選舉中看似邊緣的事件標示著武器化人口管理機制的加劇,而數位化正是其中最關鍵的驅動力。
首先,讓我們歸納幾個本次競選活動與選舉結果的關鍵點。台灣左翼運動者、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片研究所的吳永毅教授分析,這些選舉大部分是就候選人的個人道德整體性進行爭論,對於實質問題的討論則非常缺乏。在某種程度上,這個批評角度源自民進黨一系列備受矚目的貪污醜聞,一路追溯到耗費鉅資而幾乎無效的高端疫苗研發背後隱約的政治分贓味兒。然而,正如吳永毅所觀察到的,選舉無意中揭示了在野黨和報導他們的媒體之間「不問,不說」的共識。對於會明確區分政黨間差異的具體實質性政策——譬如美國計劃將臺灣變成針對中國的軍事化「豪豬」——在辯論會上明顯缺席。而媒體則是根本沒有就政策分歧之處向候選人質問。
對於史上最長戒嚴時期(1948-1987)期間的白色恐怖其轉型正義與政治和解,這次競選活動也隻字未提,正彰顯整體競選的品質低下,儘管就在 2022 年五月,政府主導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才正式公佈《任務總結報告》。沒有就政府發起的轉型正義報告的利弊進行廣泛的公開討論,這對臺灣歷史上有所衝突的人口階層之間真正和解的機會來說絕不是一個好兆頭。實際上,對於執政黨、或說更普遍的「臺灣獨立」陣營而言,這種沉默具有深遠意義。畢竟該陣營的核心主張—「國家主權」其實是美利堅治世體系(Pax Americana)繼承殖民歷史遺產所賦予的衛星國或附庸國身分而已。此一根本矛盾導致「沉默」無法迴避地被內嵌於該陣營廣泛的情感結構,致使其追隨者迫切感到需要透過國家安全論述的寒蟬效應來處理社會對抗的必要。
一如吳永毅的觀察,一個沒有被明講的共識完全阻礙了公眾討論與論辯,而使得台灣民主的性質被蒙上疑雲。吳教授指出「民主」這個字眼如果能持續被用來描述台灣的政治發展情勢,那正凸顯出投票行為本身帶來的強力神秘化效果,投票讓無權參與關鍵治理決策的失權公民自認有所貢獻。無視於不斷被披露的貪污與政治分贓,這種神秘化仍然非常有效,正是因為它在個人層面創造了一種彷彿可觸及的自我和他者邊界,並且這道邊界對應到更大的、集體的層面。這個跨層關係又反過來合理化了無所不在的社會關係神秘化,我們會在陰謀論的小節中再繼續討論這一點。最後吳教授提出一個重要觀點,駁斥了那些認為這次競選活動已然擺脫金錢選舉的論點。儘管小額捐款在資助台灣民眾黨的競選活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個新的第三政黨贏下 26% 的選票,其中大部分是對兩大黨不滿的年輕選票。但實際上,眼下的變現是通過譬如臉書這些私有平台間接發生的,臉書目前是大多數「公共」討論和競選活動進行的平台(僅供對台灣情況不那麼了解的讀者參考:台灣據報導指出是世界上臉書滲透率最高的國家)。因此網路意見領袖在此扮演著超重要角色,但究其本質,恰恰是買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