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姮燕觀點:修正巴氏量表前後不一,正視家庭照護需求不同

2024-07-11 06:30

? 人氣

就算全部放寬聘僱外籍看護工資格,若移工來源沒有新增,並配合更便捷、有效率的申請,不管免評或開放申請資格,都不會有任何幫助。以現況來說,3天就可以拿到巴氏量表,但從國外引進1個移工卻要等待數個月,端視勞動力引進國政府及國外仲介的配合度。突然有照護需求的家庭可能會在國內挑工,但除非雇主已經過世,很大機率都是不適任的移工。因此今天就算放寬,仲介能否能發揮專業,進行「媒合」,協助有照護或陪伴需求的家庭,找到適合的看護工,仍是個問題。而即使不開放80歲以上長者免評,需求仍然存在,供需失衡的勞動力市場,目前也已導致外籍看護薪資提高以及挑工的狀況。依據筆者輔導許多有照護需求的家庭,發現就算開放長者免評,依據國人的生活習慣、居家空間及財務狀況,許多家庭在萬不得已之前,老人家也無法接受突然有個外人,突然住進家裡,還要支付其食衣住行的開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正視老年化社會的照護與陪伴需求,不要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聘僱看護,不是看運氣,而更需要仲介發揮專業,媒合符合勞雇雙方條件的看護,才能增加工作滿意度,減少離職意願與行為。而看護要具備照護知能,才能予以留任,甚至成為中階勞動力。八十歲以上的長者,若會開始考慮聘僱外籍看護、使用長照資源,就是因為家庭考量其年邁、退化,甚至「老老照顧」。而在失能到「不得不」聘僱外籍看護前,甚至已有不甚失能的長者,認為長照是福利,「不用白不用」,而申請居服員到府洗菜、備餐、陪聊天,也沒選擇到日照中心增加社區參與。每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天差地遠,筆者建議80歲以上開放巴氏量表免評,讓長者及家庭可以選擇受照護的方式,畢竟國人平均餘命不到80歲,讓長者及其家屬可以自主選擇、安心生活、方便申請,並專注在餘生如何安排。另外,外籍看護與長照資源應併行且不該互斥,聘請外籍看護工的受照護者及家屬,也希望能受照護者能復能,絕非聘僱外籍看護就希望長久依賴看護、加速失能。不管是失能診斷書、巴氏量表、傳遞單,各縣市政府的勞工局處及衛生單位,資訊應該互相分享與支援,例如一旦外籍看護失聯、不適任或轉換雇主造成空窗,應該讓各地方政府負責長照的主責單位主動協助申請短照、長照介入;而受照護者若沒有在長照的專業照護與居家服務下,達到復能成果且須更長時間照護,在案家越來越嚴重時,可以主動提供資料做外籍看護的申請。唯有跨部門合作,制度不互斥,才能接住國人照護、陪伴的需求,避免長照悲歌。

讓照護需求之家庭能自由選擇最適合的照護方式,提供公平的補助協助,尊重長者與家庭的意願,並且讓「照護零空窗」,才是朝野、公部門、民間團體要一起努力的方向。就算不向新加坡、香港、杜拜等國人薪資高、聘僱幫傭不限制條件的國家學習,台灣自也能發展出一套符合國人文化、價值觀、生活環境、經濟條件的家庭類移工聘僱制度,甚至成為他國學習的對象。何需遙望北歐,妄自菲薄,甚至畫虎不成反類犬?

*作者為社團法人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簡稱雇主協會)理事長、義守大學國際傳媒與娛樂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姮燕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