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德觀點:金融市場表現陷入異常狀況,市場波動代表後疫情時代開端

2024-09-09 07:00

? 人氣

在月初的市場動盪過後,另一個不確定性來源又在8月14日出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放棄連任。呼聲最高的接班人石破茂也表示,考慮到民意對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的反彈,原則上將支持之後繼續升息。然而,由於日本的房貸通常採浮動利率,貨幣政策很容易直接影響到個人,一旦選民更了解通膨的代價,最後還是有可能排斥升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下一個問題,就是央行是否願意違背債券市場預期,重啟升息循環,萬一如此,對日圓又有何影響?即便不升息,資本也可能回流海外,協助日圓貶值;這並不是因為利率差異,而是對風險的判斷有所改變。儘管本季景氣活絡,但成長依舊疲軟;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的預測,今年GDP增長率只會有0.7%。

對日本來說,開啟升息循環也許有助於緩解一些來自全球金融體系的潛在壓力。然而,日本的債務和人口老化都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重大問題,在通膨和通縮期間各自產生不同影響。雖然大量的海外資產,使得日本的淨負債並不如總負債嚴重,但如果日本碰到不得不出售資產的狀況,目標市場也將承受不小的壓力。

非系統性失靈

美國和日本分別是全球第一和第四大經濟體,也是全球市場趨勢的主要源頭。在這次循環中,兩者也都值得關注,因為它們的貨幣政策彼此衝突。這項拉扯如何解決,將會成為本次通縮循環的關鍵之一。

民間流行的「乾火種」(Dry Tinder)理論主張,是因為過去多年來累積了太多債務,才會點燃這一輪的景氣循環。這種看法並非毫無道理,由於各國央行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才徹底收拾完金融海嘯的災情,而這段時期累積的債務,確實可能遠超過實際需要。然而,這並不代表金融體系會發生系統性失靈;相反地,如果目前的變化完全反映了累積至今的問題,那麼全球央行很快就能熬過這場重大考驗。

*作者為金融研訓院特聘研究員;譯者為盧靜,本文選自177期台灣銀行家雜誌,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