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大為專文:一路向前行─2023台灣反戰聲明的緣起、迴響、與探問未來

2024-09-18 07:00

? 人氣

2023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成員政大教授郭力昕(左起)、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盧倩儀、陽明交大教授傅大為及政大教授馮建三等人2023年3月20日出席「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反戰聲明記者會。(柯承惠攝)

2023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成員政大教授郭力昕(左起)、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盧倩儀、陽明交大教授傅大為及政大教授馮建三等人2023年3月20日出席「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反戰聲明記者會。(柯承惠攝)

2024年9月13日的今天,我們反戰工作網絡回到台大校友會館,為了這一兩年多來的台灣反戰的論述、論戰、與翻譯,一共出版了六本電子書,凡五百多頁,舉辦一個新書發表的記者會。我們這樣的一路走來,有時前後顛簸、有時大步疾行,我們走的怎麼樣、走了多遠?一些國內外的朋友也常問及,我們從去年的反戰聲明前後,又是如何開始的?有了哪些迴響、還有反戰的未來又是如何?這篇「一路向前行」的短文,就是要簡短回答這些問題,是個一個小回顧、也是一個向前深深的凝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年半以前,2023年的3月20日,筆者還有盧倩儀、馮建三、郭力昕4人在台大校友會館開記者會,發表了我們的反戰聲明(目前有蘇哲安的英文翻譯、鈴木啓史的日文翻譯)。這篇反戰聲明,當然不是從無到有突然爆發,而是有個一兩年的醞釀期。2022是個國際多事的一年,首先是俄國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繼而是美國眾議院主席裴洛西,在中共不斷警告、美國官方不支持的背景下,悍然來台,而蔡英文政府也大陣仗接待。如此就引起了中共對台的圍台軍演,同時對台海四周發射飛彈警告,過去兩岸習以為常的海峽中線就此正式消失。在這個過程中,當然台灣與烏克蘭的危機比較,那一地是上最危險的地方,就不斷地在國內與國際上出現與討論。

同年夏初,我因為正在準備撰寫「基進知識分子」的專書,杭士基是我心目中「基進知識分子」的典型,故而籌備了一個「當代公共知識分子:杭士基(Chomsky)」的座談會,有許多朋友參與,特別是後來反戰聲明的另三位朋友也都積極參加了那個座談會(全文後發表於《傳播文化與政治》16期)。也因此,透過了那個座談會的多方熱烈討論,我們更熟悉了杭士基等人多年來對國際政治的分析,也更熟練了對當今東亞局勢的觀察。而更早,盧倩儀就已經出版了Surviving Democracy (2020)一書,為深入批判近年來的歐美新自由主義,奠下了基礎。所以很自然的,我們不會接受以美國官方為主導的世界局勢架構,也不會接受一切以美國白宮為馬首是瞻的台灣政府觀點。當然我們四人過去在台灣也都習於進行社會與環境批判,甚至曾長期投入反對台灣威權政府的社會運動,包括推動在1991年第一次波灣戰爭的台灣反戰論述,以及之後在台灣2003年積極推動第二次美伊戰爭的世界性反戰運動。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2022年年底的美國與歐洲等地也發起了左翼的反戰運動,我們也都看到了,此時盧倩儀就建議我們也寫一點台灣的反戰文字來呼應,我也建議何不就開一個記者會,後來就由馮建三與盧倩儀來起草,郭和我再加入增色與討論,於是在2023年3月有了我們反戰聲明的初稿。同時,我們也開始尋求這個反戰聲明的連署,但在這尋求的過程中,我們的草稿也被外流,馬上引起了綠營裡不少人士的反彈。大致而言,這個反彈是因為這個聲明質疑美國企圖把台灣當作反中的棋子,質疑民進黨政府完全倒向美國、並自願作棋子來換取美國的保護,但我們卻沒有批判中國,也要求中國反戰。同時雖然我們不能原諒俄國侵略烏克蘭,但卻要追溯美國透過烏克蘭在挑釁俄國、跨越俄國紅線的後冷戰歷史,就如同美國近年來帶頭,並透過台灣以「抗中保台」不斷去挑釁中國─後者其實是促成中共對台常進行文攻武嚇的重要原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