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重要的議題是「師資儲備人員」已達儲備量底線。根據報導:「2021年教育部追蹤,師資儲備人員7.1萬人的就業狀況,有接近8,000人在公務機關任職,此外有4萬人為擔任公部門約聘人員,或已轉往其他行業,剩下約2萬人不是正在攻讀碩博士,就是在國內沒有就業紀錄。」[2]。教育部不能忽視此問題的急迫性,要趕緊出面整合各相關機構、單位、團體來商議可行的解決方案。
最後,如何制定「見樹又見林」的「代理教師」政策?建議可以訂定短中長期目標,讓「代理教師」問題獲得階段性、系統性及結構化的政策處置。
第一,教師培育與進用關乎國家教育的未來,師資水準更攸關國力強弱發展。建議教育部組成專案小組,邀集人口、經濟、財政等專家學者,就國家人口趨勢長期發展曲線、國家經濟發展各項指標與薪資結構、國家財政狀況與經費分配比例等作成分析,也邀集師培大學、地方政府主管教育機關、高中以下各級學校、家長會及教師團體、代理教師組織等代表展開對話,藉以規劃出整體性的教師人力培育及進用的國家政策,並以實際的誘因,鼓勵優秀人才就讀並選修師培課程。
第二,由於代理教師薪資是比照正式教師薪資結構辦理敘薪,然而《教師待遇條例》自從2015年公布實施後,除了行政院宣布調薪外,未曾依照國家人民平均所得、經濟發展成長及物價指數、偏鄉及都會區生活水準等因素,作一通盤檢討,並可利用此一機會一併調整兼任行政人員加給。
第三,教育部已經統一代理教師起訖日之聘期,以保障代理教師能夠支領到寒暑假的薪水。但對於服務年資列入薪資提敘及教師甄試加分項目,地方政府主管教育機關考量財政狀況等因素,做法不一,落差頗大。為保障代理教師工作權益,建議將相關權益保障制度化。
第四,為加速師資的新陳代謝,讓更多優秀的新進教師加入正式教師行列,教育部要持續推動能夠「獎優汰劣」的教師評鑑制度。另外必須明訂學校哪些職缺由正式教師擔任,也要推動行政職務由公務人員專職,以免新進代理教師可能剛任教,就必須負責校內高年段班級、班級經營難度高之班級或乏人問津的行政工作等。
第五,為免新進代理教師因不適應環境、不適合職務,而成為不適任教師,可由教育部與地方政府主管教育機關合作,建立新進代理教師班級經營、親師溝通、教學、行政業務的支援協助網絡,適時給予各項協助。
註:
[1] 教育部(2018.9.17)。教育部持續推動行政減量 減輕學校行政負荷。取自教育部網站。
[2] 吳尚軒(2023.7.28)。〈未來每年缺千名教師?疫後「報復性教甄」竟招出教師斷層隱憂」〉,《太報》。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