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父」榮獲諾貝爾獎肯定 日經:Open AI與Nvidia都是幕後功臣

2024-10-09 17:51

? 人氣

Nvidia首席執行長黃仁勳(右)強調了輝達在資料中心設計方面日益增強的實力。(美聯社)

Nvidia首席執行長黃仁勳(右)強調了輝達在資料中心設計方面日益增強的實力。(美聯社)

素有「AI教父」之稱的多倫多大學名譽教授傑佛瑞·辛頓(Geoffrey Hinton)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日本經濟新聞》稱,包括Open AI的生成式人工智慧、輝達(NVIDIA)的AI晶片,都要歸功於辛頓的研究與貢獻。不過也可以說,辛頓能夠獲得諾獎肯定,這一批作為AI業界大佬的學生確實貢獻良多。

《日經》遠赴多倫多專訪辛頓,他謙稱不會將自己和歷史上的科學家相提並論,「我只是在合適的時間碰巧出現在合適的地方,做了其他人不感興趣的研究,吸引到像伊利亞這樣真正優秀的學生」。辛頓所說的伊利亞・薩茨克維爾(Ilya Sutskever)是辛頓在多倫多大學的學生,也是OpenAI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不過去年Open 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的免職風波,讓負責研發工作的薩茨克維爾在今年5月離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經》指出,辛頓與薩茨克維爾曾參加2012年的圖像識別精度國際大賽,辛頓與薩茨克維爾等兩名學生以遠勝競爭對手的精度奪下第一,而辛頓當時就是使用輝達的圖形處理器(GPU)。不過當初在比賽時,其實辛頓和薩茨克維爾都認為AI不會超越人類智力。有趣的是,辛頓本人一開始甚至不看好GPU的運算能力,即便他的學生曾建議他使用GPU來執行AI的運算,但由於當時GPU性能較差、操作軟體複雜,「我並沒有把這句話放在心上」。

但輝達發佈的軟體平台「CUDA」後,解決了開發複雜性的問題,辛頓2008年也再次被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建議使用GPU。這次辛頓在嘗試後發現,數據處理速度確實比想像中更好,使得AI在學習數據的處理更容易使用。辛頓對《日經》表示:「如果沒有CUDA,我可能不會使用GPU。」此後辛頓的研究團隊盡可能收集所有可用的GPU,為2012年的奪冠奠定基礎。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將2012年的那場AI大賽比喻為AI飛躍發展的「宇宙大爆炸」,黃仁勳看好AI的發展前景,將Nvidia的經營資源與重點從原本的電玩遊戲快速轉向AI,2016年更將首台配備GPU的AI專用伺服器送給OpenAI,等於幫了2022年問世的ChatGPT一把。

《日經》指出,辛頓之所以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因為他熬過了AI研究的「寒冬時代」,也因此才結識了薩茨克維爾、Meta的AI負責人楊立昆(Yann LeCun)、蒙特利爾大學另一位「AI大神」班吉奧(Yoshua Bengio)等盟友。辛頓在谷歌(Google)工作10年,不過在2023年離職後才開始公開談論AI的威脅,他的學生薩茨克維爾離開OpenAI後,則創立了注重安全性的AI新創企業。對於自己開發出可能成為人類威脅的AI,辛頓表示「並不後悔」,他說:「當時我認為威脅還很遙遠,對於能跟我的學生一起取得成就,我始終感到自豪」。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