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家媒體攜手把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送上「台灣頭號財經網紅」寶座開始,我就很好奇這些媒體人為何大量引述甚或全文照登其眾多臉書貼文,究竟是有感於貼文內容講得很有道理,考量到頭號財金網紅那名人身分所具有的新聞價值,配合上級指示全力宣揚這位網紅的論述,還是純粹將之視為可用複製貼上加微調輕鬆交出一篇報導的低成本消息來源?
我的好奇心來自於,謝金河的貼文內容經常會背離財經專業和基本邏輯,從而做出荒腔走板的評論,因此若屬後面三個原因也就罷了,若屬第一個原因,那麼就顯示眾多媒體當中處理其貼文的記者和核稿人,其實都欠缺跑財經路線所應具備的專業常識和邏輯素養,這個問題就大條了──經常刊出自己無法判斷真偽正誤的報導或評論,怎能算是善盡媒體天職,扮好「守門人」的角色而幫助閱聽眾篩選訊息?
從小英和小馬哥的經濟成績單談起
本文著眼於謝金河近期對前幾位總統經濟成績單的評論,指出其中所存在的邏輯錯誤和潛在意圖,期待媒體人和閱聽眾能夠掌握「評論」和「帶風向」的差別,以免在「海盜王國」和「詐騙王國」之後,台灣又被戴上「帶風向王國」的恥辱桂冠。
這不是謝金河第一次拿前幾位總統的經濟成績單做文章,因此本次臉書貼文以「再看一次,兩岸關係與台灣經濟!」為題。乍看之下,這是一篇很認真的評論,雖然內文僅千餘字,但附上22張圖表,其中半數是國慶大典和殘障歌手阿吉仔的新聞圖片,但其餘部分確實是台灣經濟的片面縮影。
簡單的說,謝金河先用股價指數和銀行存款餘額證明,小英的經濟成績單遠遠優於小馬哥,而賴神就任後的表現也相當不錯,藉此衍生「兩岸關係最好,但台灣經濟最慘」的初步結論。隨後則根據2020年前後台灣對美、中兩地出口比重的變遷,推導出「兩岸關係好,台灣的資源流向對岸,導致台灣經濟萎蘼不振」的因果關係。最後再輔以近年台商回流資料而衍生下列結論:「兩岸關係好,台灣的人及台灣的錢都被中國吸過去,兩岸關係不好,台灣的企業,台灣的錢又流回台灣」。
多重因果誤謬構成的反智詭辯
如果有人覺得上述謝金河的評論沒啥大問題,那麼我會認為這個人財經素養不足,罹患名人崇拜症候群,或純屬政治狂信徒──基於自己的政治立場而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實際上,那篇論述刻意遺漏了某些震驚全球的大事,只考慮兩岸關係、台商流向、與台灣經濟的關聯,於是分析過程發生嚴重的省略變數偏差(omitted variable bias),再加上無視企業海外投資對母國經濟貢獻的理論與實證,讓抽樣偏差(sampling bias)的影響得以展現到極致(配合既有理論與實證就會發現其樣本缺乏代表性),最後結果是成為一篇包含多重因果誤謬,同時也違反商學理論與實務觀點的反智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