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過度社會化的廣泛影響:健全人與「社交達人」
所謂「過度社會化」,指的是身心障礙者在某些社會制度的要求下,不斷被推動融入「標準化」的社會框架中,試圖讓他們與主流群體的行為模式無縫對接。然而,這樣的要求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身心障礙者的多樣性需求與限制。研究表明,身心障礙者的需求並不僅限於參與社交活動,而是更深層地希望能獲得他人對其能力和潛力的認可。同時,有些社交標準,例如參與團體活動、出入社交場合或展現「活躍人際關係」,其實是以「健全者」的標準來衡量的,忽視了身心障礙者可能在體力或心理上難以達到同等的參與程度。
有趣的是,這種過度社會化的壓力並不僅限於身心障礙者。隨著社會進步,健全人同樣受到社會對「完美社交能力」的壓力影響。如今,社會普遍推崇外向型人格、社交技巧,甚至要求每個人都要變得「自信」、「魅力四射」。但是,憑什麼要強迫身心障礙者也要成為「社交達人」呢?
在社會的這種期望下,許多人已經開始以「I人」自稱,反思過去過於強調外向特質的文化。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內向型人格的價值,也開始關注自我療癒和心理健康。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何還要強迫身心障礙者去迎合無法或不應該去追求的社交標準呢?
四、融合教育的再思考:什麼是真正的融合?
身心障礙者往往被期望「跨出第一步」,適應社會、融入同儕,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這些期待是否合理?同儕之間的疏離,並不一定是身心障礙者的個人選擇。相反地,許多身心障礙青少年與普通青少年一樣,因為大人過度的「關注」而感到壓力,甚至被邊緣化,失去了與同儕自然交往的機會。這也說明了,對身心障礙者的融入期待,不應該是單方面的「適應」,而是雙向的「理解」和「接納」。
當談及融合教育時,問題往往集中於「如何讓身心障礙者融入正常教育體系」,但這是否將身心障礙者視為需要被「改造」的對象?融合不應是「塞入一個標準框架」,而應是創造一個包容多元的教育環境。正如研究指出,融合教育若僅僅是形式上的「安排」或「標配」,而未考慮到個體需求,反而可能增加身心障礙者的心理壓力,造成所謂「偽融合」的情況。
「同儕互動的需求」是否應該一視同仁?是否一定要讓身心障礙者參加那些以體力為主、社交密集的活動,才能被認為「融入社會」?事實上,對於許多身心障礙者而言,維持日常的身體機能已經耗費大量精力,要求他們頻繁參加社交活動,可能會對他們的健康和心理產生負面影響。真正的融合,應是讓每個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發揮,而不是強迫符合某種單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