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年幼的黎智英(Jimmy Lai)搭一條漁船逃離中國大陸,以難民身份偷渡到香港。當時中國大陸在中共接管後陷入動蕩,他的母親擔心這個孩子會被餓死。
他從童工做起,一路打拼成為服裝業大佬和傳媒大亨,住在堆滿書籍和鮮花的殖民風格的豪宅裡。他麾下的《蘋果日報》歌頌香港自由奔放的氛圍,刊登關於妓院的評論,並尖銳地批評中國共產黨。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當包括黎智英在內的抗議者試圖為香港爭取民主,阻止北京收緊控制時,他們最終面臨流亡或監禁的命運,但這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也因此成為香港新時代的一個象徵。現在香港的新聞自由受到鉗制,被一部嚴厲的國安法掌控,反對中共的人士面臨被鎮壓的危險。
從貧窮到富有再到入獄,黎智英的經歷映射出香港這座城市的演變歷程。香港從最初的小漁村崛起為霓虹燈閃爍的自由商業中心,後來成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決心消除異見的戰場。
「他總說香港給了我一切,」黎智英最小的兒子黎崇恩(Sebastien Lai)說。「他是白手起家的人,但某一刻他意識到,如果不是在香港,他不可能有這些成就。」
如果說香港成就了黎智英,那麼香港現在正試圖摧毀他。
黎智英入獄已近四年,服完了與參與抗議活動有關的四項罪名的刑期,但與2022年一起欺詐罪判決有關的刑期要到2028年才結束。他現在面臨的指控是出版煽動性刊物和違反國家安全法。這部法律是北京方面在2020年為應對香港民主抗議而頒布實施的。
黎智英對所有指控均不認罪。他在周三恢複審判時開始為自己辯護,審判地點距離他小時候剛來香港時在一家手套廠工作的街道只有幾個街區。
他在法庭席上稱,《蘋果日報》的核心價值,就是香港人的核心價值,即法治、自由、追求民主、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和集會自由。
如果罪名成立,76歲的黎智英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政治經濟學教授孔誥烽(Ho-fung Hung)說:「對他的鎮壓釋放出一個信號,香港的民主運動、新聞自由和選舉自由已經終結。」
美國、英國和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呼籲釋放擁有英國國籍的黎智英。美國候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競選期間也承諾讓黎智英獲釋。川普說:「我百分之百會把他弄出來。」
香港政府周日表示,外國人士及組織應尊重香港的司法制度,不要干預。 在黎智英案恢複審判的前一天,香港一家法院判處數十名活動人士和政治人士最高10年的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