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與川西平原相接的地方,在地理上呈現一 「皺折」帶。它的東面是海拔高度約500 米的成都平原,西邊是3600 米以上的高原。而這「皺折」 地帶本身則是一道道南北向的高山縱谷,岷江、大渡河、雅礱江等江河流經其間。山巔常在4500-5000 米,溪河流經的谷底則約在1500-2000 米之間。這是億萬年前青藏高原抬升並向東擠壓造成的地理現象。羌族的家園便在此 「皺折」 帶的岷江上游,汶川、理縣、茂縣、松潘,以及東邊湔江流域的北川、平武。
出成都西門,經過郫縣到都江堰市。都江堰市舊稱灌縣,許多汶川一帶的羌族認為灌縣至少有一部份曾是羌族的地方,或說是羌、漢接界的地方。跨越青城大橋後沿著岷江進入山區,漩口到映秀是過去經常堵車的路段,紫坪舖水庫大壩就建在此。映秀古稱娘子關,在羌族歷史記憶中此地過去也是羌族地盤。然而由明代到民國,這兒都是瓦寺土司領地,羌民是被統治者。據瓦寺土司家譜記載,此家族在明代受朝廷之召率兵來此平亂,後來就在此立寨定居。因此直到民國時期,這兒有 「土民」(土司帶來兵丁的後代)的村寨,主要在映秀附近的三江口、耿達一帶,也有羌民村寨。後來土民成為藏族,羌民成為羌族,更多的土民、羌民成了漢族。此回汶川大地震的震央,幾乎正是過去瓦寺土司轄地。
清代的汶川(威州)縣城在綿虒,由此北上到汶川還有20 分鐘車程。這兒的羌鋒村是目前最南方的羌族村寨。瓦寺土司的官署在羌鋒附近的 「塗禹山」上,對面山上有 「刳兒坪」—這些都是與大禹有關的古蹟。汶川羌族認為大禹出生在綿虒。威州師範學校後的山上,有一道綿延山脊的小型長城。當地人說,這是三國時姜維所建 「姜維城」。離姜維城不遠有個 「點將台」,這顯然是個古代中原帝國邊防軍的烽燧遺址。距此不遠還有守烽燧駐軍的軍營遺跡,留下三段夯土邊牆。這些遺跡在地震後可能都不存在了。城北不遠便是雁門關。岷江大道沿線有許多的 「關」、「堡」,如娘子關、雁門關、松雞堡、鎮江關等等,表示過去這兒是舊帝國的邊防線所在。
汶川是羌族的文教與行政中心,許多政府機構與學校都在此。威州師範學校的幾位老師,當時曾參與羌族文字創作及教育推廣。他們熱衷於採集、研究羌族文化,因此那幾年我們成了工作伙伴。每年我到羌區作田野考察的第一步,幾乎都是先到汶川與他們會合,然後幾個人同行。威州師範學校的畢業生分發到各溝各村寨教書,因此我與威師的老師們一同下鄉有意想不到的優勢—在村寨做客時,我的身分是 「老師的老師帶來的朋友」,自然倍得尊敬與熱情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