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因為推動大學普選被退學,洪申翰則是投入樂生運動,申請休學,照他的說法,「離開學校,並非討厭這個學科(大氣科學),只是覺得自己念了好久的書,想停一下,看看有沒有其他可能。」一年後,他申請復學,但因為眼睛開刀再度休學一學期,儘管二度復學,他還是決定不再繼續,理由是「不想再耗下去,而且已修的學分數已達同等學歷的標準,未來還是可以用大學學歷考研究所,所以就不再念了。」簡單講,對「文憑」這件事,洪申翰有很明確的自主意識,他不拿畢業證書,但保留考研的基本資格,他絕非不食人間煙火的「學歷無用論」,但也清楚知道對自己想做的事,與「學歷」關係的確不大。
洪申翰的問題不在「學歷」,而在面對「權力」的姿態。從事環保社運,學歷不重要;出任不分區立委,學歷也不重要,但他對曾經堅守的「信念」因為角色轉換而變更,就很重要,藻礁公投時,曾經主張「三接不蓋也可以」、「台北港比觀塘更適合」的洪申翰,一轉成為執政黨的護航立委,指責藍委無視科學數據。對比李文忠對扁家貪汙以辭立委抗議,擔任退輔會副主委也不畏提醒「執政黨(民進黨)已有傲慢心態」,自當立委起對環保事件即噤聲的洪申翰就太不盡責,就像他早知勞動部霸凌事件,却全無反應,他成了「負心人」,固然因此得到權力者的青睞,却是他任官的第一道障礙。
果不其然,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周末加班聽取各司署業務簡報,就被駡爆,第一時間他反擊,「只有我需要連開兩天會」,基層反彈更甚,最終改弦易轍,將業務報告延到上班日。根據《公務員服務法》,各機關為推動業務需要,「得指派公務員延長辦公時數加班」,唯每日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洪申翰要各司署在周末準備一個半小時報告,以備他赴立法院備詢能盡速進入狀況,並未逸出「法定範圍」,套用勞動部對霸凌事件的調查報告,洪申翰是「目的良善」,任事積極,但他却疏忽了歷經霸凌事件的勞動部,工作士氣和情緒,大概都尚未恢復正常,理當維護勞工權益的勞動部長,却忽略公務員的休假權益,基層能不反彈嗎?
但這第一把火竟被基層駡聲給滅了,反應的不只是他的輕忽,而是他的領導風格,洪申翰若找不到軟硬輕重的進退之法,未來他可能就是動輒被基層「爆料」的地雷,他不能怪這個前勞動部長何佩珊口中「文官體系無所不在的惡」,得怪權力者任命時未加思索的「怠」。「政治與權力」這堂課,絕對不只「仰承上意」這一章,能不能修完這門課,看本事還看運氣,洪申翰可得警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