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廢除死刑的爭議是一場橫跨政治、法律與社會的深刻對話。然而,這一議題在過去數十年間,從早期的政治運動,演變為今天社會深刻分裂的難題。尤其是在民進黨執政下,如何處理這個複雜問題,已成為其難以迴避的挑戰。
台灣廢除死刑運動的起因,可追溯至黨外人士及反對黨興起的年代。他們以反對國民黨政府濫捕濫殺為訴求,將廢除死刑視為追求司法正義與人權保障的重要象徵。
在當時,這一主張不僅具有強烈的政治對抗意義,也契合了國際社會提倡廢死的主流價值觀。這種「迎合」西方進步文明的傾向,使廢死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台灣民主化進程的政治標誌。
然而,當廢死運動「從政治手段轉為目的」之後,其影響力開始遭遇民間強烈的反彈。根據民調顯示,高達80%的台灣民眾反對廢除死刑。他們認為,死刑不僅是對嚴重罪行的正義回應,更是對社會安全的必要保障。同時,大量案件的受害者家屬也公開表達不滿,指出廢除死刑不僅無法撫平創傷,反而使正義難以伸張。
廢死爭議還涉及司法體系和資源分配問題。目前台灣的死刑犯雖未實際執行,但仍需在監獄內長期羈押,每月花費遠高於普通民眾的生活成本。例如,一名死刑犯的照護、看管與基本生活開支,所耗費的資源顯著超出一般中上收入家庭,而這筆開支卻由納稅人承擔。同時,受害者家屬不僅未能獲得公正賠償,還需以稅金負擔加害者的長期羈押費用。這種制度安排顯然難以讓社會多數人接受。
更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大法官在憲法解釋中已實質上推動了廢除死刑。儘管,大法官們未明確裁定死刑違憲,但相關條文的解讀已趨向實質廢除死刑。由此引發的爭議不僅限於司法層面,也波及到大法官的權威性與倫理考量。
社會各界對這些法官的質疑集中於:他們的裁決是否基於全社會利益,還是出於個人理念或迎合政治期待?這種在「黑箱中」進行的司法操作是否欠缺透明度?這些法官是否願意公開面對民眾,解釋其背後的邏輯與倫理依據?
廢除死刑的爭議背後,還牽涉到台灣社會的倫理與公平問題。廢死是否可能導致對重大刑事犯罪的懲罰失衡?在社會不滿情緒高漲的情況下,這一制度改革是否可能帶來更多負面效應?
再如,是否能讓主張廢死的群體承擔實際的社會成本,例如負責死刑犯的監護費用或補償受害者家屬?這些都是需要正面應對的現實問題。
在民進黨執政下,廢死問題已不僅是「政治難題」,更是其政策主張與民意對抗的一大挑戰。民進黨若試圖堅持推動廢死,將不可避免地面臨來自社會多數的強烈反對。反之,若選擇暫緩廢死,則可能在內部支持者與國際人權組織之間失去聲望。這一兩難境地要求民進黨在政策實施上,展現更多智慧與策略。
台灣廢死爭議的現代啟示,民主政治的決策應充分尊重社會共識,並兼顧公平、正義與實際操作的可行性。在廢死問題上,無論是執政黨、司法機關還是社會各界,都必須更加深入思考:廢死是否真正符合台灣社會的整體利益?這一改革如何與社會正義、資源分配及公眾情感平衡協調?
正如許多人指出的,廢死絕非僅僅是政治問題,更是一場關於公平、正義與社會秩序,複雜倫理、道德、價值底線的博弈。台灣若要在廢死問題上找到出路,必須通過更廣泛的公眾參與與更透明的決策過程,才能讓這一議題真正回歸公共利益,而非繼續成為,政治長久對立的「一級火爆戰場」。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