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陰沉的灰色天空和薄薄的積雪下,龐大灰綠色的冷戰遺跡喚起了烏克蘭人的前蘇聯記憶。
當年留下的飛彈、發射器和運輸車輛矗立著,成為那個時代的紀念碑。
彼時,烏克蘭在蘇聯的核武器計畫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成為其計畫最後的防線。
在部分升起的混凝土和鋼鐵筒蓋下,一枚龐大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探出頭來。
但這枚飛彈只是複製品,表面龜裂且發霉。近三十年來,這個筒倉裡充滿了瓦礫。
事實上,位於烏克蘭中部城市佩爾沃邁斯克(Pervomais'k)附近的龐大的核基地,早已變成了一座博物館。
在1990年代初,烏克蘭剛從莫斯科的陰影中走出來時,基輔決定放棄核武器。
然而,隨著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快滿三年,且盟友之間對如何保證烏克蘭戰後安全尚無明確共識,許多人開始感到這是一個錯誤。
30年前,1994年12月5日,在布達佩斯的一場儀式上,烏克蘭與白羅斯和哈薩克(Kazakhstan)一起,放棄了他們的核武庫,以換取來自美國、中國、法國、英國和俄羅斯的安全保障。
嚴格來說,這些飛彈屬於前蘇聯,而非其新獨立的前共和國。但三分之一的蘇聯核武庫位於烏克蘭土地上,交還這些武器被視為一個重要時刻,值得國際認可。
「我們對這三個國家的安全保證承諾,彰顯了我們對這些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承諾,」時任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在布達佩斯說。
當年作為一名哈爾科夫軍事學院的年輕畢業生,奧列克桑德·蘇申科(Oleksandr Sushchenko)在兩年後來到佩爾沃邁斯克,正好趕上去除核武器的過程。他因此目睹了飛彈被運走和筒倉被炸毀的情景。
如今,他回到了這個基地,成為博物館的一名策展人。
回顧過去十年,俄羅斯帶來的苦難讓國際社會似乎無法或不願阻止,他得出了一個必然的結論:「看到現在烏克蘭的情況,我個人認為完全摧毀所有核武器是一個錯誤,」他告訴BBC說。
「但這是一個政治問題。高層領導做出了決定,我們只是執行命令。」他又說
事實上,當時摧毀核武器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人認為俄羅斯會在20年內攻擊烏克蘭。
「我們天真,但我們也信任,」1994年擔任烏克蘭駐倫敦大使的謝爾希·科米薩連科(Serhiy Komisarenko,)表示。他又說,「當英國、美國和法國加入時,我們認為這已經足夠了,甚至還有俄羅斯。」
對於一個剛從數十年蘇聯統治中脫離的貧窮國家,維持一個代價高昂的核武庫幾乎毫無意義。
「如果能把錢用於工業、促進繁榮,為什麼還要花錢來製造或保留核武器?」科米薩連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