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誰該洗碗?——這個經典命題最近再次成為台灣網路上的熱議話題。
近日一則關於「丈夫不想洗碗」的貼文引發熱議。文中男子自述自己10多年前的經歷,稱婚後多來年經常因為洗碗分工而與太太爭執,他把自己「不願洗碗」的歸咎於「不想失去媽媽的愛」,並表達出期望太太複製原生家庭中,母親一手包辦廚房家事所帶給他的「被愛的感覺」,但太太並不想照做,作者因而感到悲傷失落。
有關說法引來大批網友聲討「不洗碗男」,說「他需要的伴侶是『家政婦』吧」,是「媽寶男」;也有人對他表示不屑:「不過洗個碗,到底能跟創傷扯上什麼的理性與感性。」
有學者對BBC中文分析稱,台灣性別不平等現象依然存在——雖然女性地位在公領域顯著提升,但在家庭等私領域,女性仍然要負擔更多責任。因此「誰做家事」多年來仍是容易引起爭執的話題。
諮商心理師吳雅婷發文指出,洗碗事件成為「一個公開的標的」,讓在父權體制中感到創傷的人們有情緒投射。
「洗碗」文為何引發爭議?
事實上,貼文是男主角2022年出版了一本心靈成長書籍的部分章節。書籍講的是有關他使用「薩提爾成長模式」認識自己的歷程,「洗碗事件」就收錄於其中。最近協會開辦新的工作坊,將這一章節重新包裝成網路文宣,經轉發後意外引起討論。
原作者描述,兩人吃完太太煮的飯後,太太會期望他去洗碗。「我不習慣、也不喜歡洗碗,但在她的要求及理性的說服下,我勉為其難的洗了,」文中男子說。作者答應太太洗碗,眼淚卻不自覺流下來,「當我不得不承諾要洗碗時,彷彿是幼年的自己失去了媽媽的愛,接觸到很深的失落和悲傷。」
他說,透過心靈成長課程學到的自我覺察方法,分析自己抗拒洗碗的念頭從何而來。他發現過去的自己將「不用進廚房、不用洗碗」與「媽媽的愛」劃上等號。在原生家庭中,他不需要進廚房做家事,他原本希望能在婚姻中「複製這樣的愛」,「期待我的太太也能對我這麼做」。
在這篇1400多字的「洗碗」故事中,作者最後找到了洗碗的「新的意義」,稱「它代表著我對太太的體諒和愛」,這又讓一些網友感到不滿,認為作者看待家事的心態,仍然抱著「家事是太太份內事」的父權思維。
意外成為討論焦點後,協會已將原文從網路刪除。作者隨後在個人頁面回應稱,「為文字與意思未精準貼合深深地致歉」,強調自己不是替不洗碗找理由,「也沒有『使用父權意識去壓迫女性』或是『情緒勒索另一半』」。他澄清曝光家務事的用意是分享自己學習成長的過程。
許多網友仍感到忿忿不平,紛紛藉此抒發自己對家事分配、傳統價值、性別平等議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