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1994年那個關鍵協議的週年紀念正在被烏克蘭用來表達一個觀點。
就在本週舉行的北約(NATO)外長會議上,烏克蘭外長安德里·希比哈(Andriy Sybiha)手上揮舞著一個綠色文件夾,裡面是布達佩斯備忘錄的副本。
「這份文件未能保障烏克蘭和跨大西洋的安全,我們必須避免重蹈覆轍。」他說。
希比哈的部門發表聲明,稱該備忘錄是「戰略安全決策短視的紀念碑。」
烏克蘭下一步如何走?
現在,對於烏克蘭及其盟友來說,問題是找到其他方式來保證國家的安全。
對於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來說,答案早已顯而易見。
「對我們來說,最好的安全保障就是北約,」他在周日重申這個立場。
「對烏克蘭而言,北約和歐盟是不可談判的!」他補充強調。
然而,儘管澤倫斯基熱情地堅持只有烏克蘭成為西方聯盟的成員,才能確保基輔在貪婪鄰國面前的安全。但是,顯然北約成員在這一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
面對幾個成員國的反對,該聯盟迄今僅表示烏克蘭最終成為成員的道路是「不可逆轉的」,但並未設置時間表。
在此期間,烏克蘭盟友之間的討論主要是關於「以強維和」,確保在明年可能由重返白宮的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主導的和平談判中,基輔能處於最強的地位。
「我們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越強,他們在談判桌上的籌碼就越大,」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於(Mark Rutte)周二表示。
不過,對於川普將如何處理烏克蘭的問題,主要的軍事援助提供者,包括美國和德國,在他上任之前正向烏克蘭發送大量的新裝備。
重擁核武?
展望未來,烏克蘭一些人認為若要真正保護自己,必須考慮重新擁抱核武器,特別是在其最重要的盟友美國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顯得不可依靠的情況下。
上個月,基輔官員們否認了國防部內部流傳的一份文件的報導,該文件暗示可以在幾個月內研發出一種簡單的核裝置。
這顯然不在當前的議程上,但該國前副國防部長愛琳娜·弗羅洛娃(Alina Frolova)宣稱,這一文件洩漏可能並非偶然。
「這顯然是烏克蘭專家之間討論的一個選項,」她告訴BBC。
弗羅洛娃補充強調:「如果我們發現沒有支持,且在這場戰爭中失利,迫切需要保護人民……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選項。」
不過,在佩爾沃邁斯克的雪地上,短期內重返核武器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基地中僅剩一個30公尺深的指揮井仍然完好無損,保存得與1979年建成時一樣。
這是一個重防禦的結構,設計用來抵禦核攻擊,配有厚重的鋼門和地下隧道,連接著基地的其他部分。
在一個狹小擁擠的控制室裡,通過一部更加狹小的電梯可以到達,那裡會接收、解碼並執行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命令。
前飛彈技術員蘇申科向我們展示了兩名操作員如何轉動鑰匙,並按下飛彈按鈕(是灰色的,而非紅色),然後播放了一段好萊塢風格的模擬全球核武交換的影片。
這情景既有些滑稽,又引人深思。
奧列克桑德告訴BBC,當時毀棄掉我們最大的洲際彈道飛彈顯然是明智的。90年代中期,美國已不再是敵人。
但是,烏克蘭的核武庫中還包括各種戰術武器,射程在100到1000公里之間。
「事實證明,敵人距離我們更近,」奧列克桑德說。
「我們本可以保留幾十枚戰術核彈頭。那將保證我們國家的安全!」他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