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作家吳明益在訪德期間的一場交流活動,與德國作家施益堅對談。提到台灣如今是中文世界裡唯一的民主國家,吳明益表示,台灣作為全世界中文出版最自由的國家,並非一朝一夕造成。過去他透過香港的出版社閱讀世界文學,如今台灣卻成了香港文化的飛地。
他表示,從文學角度來看,他很樂見包括中文、台文與原住民語寫作,皆歸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文學成就,如此有利於台灣成為世界書寫文化的出版核心。
吳明益是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教授,目前班上12個人有1/4是香港人。他認為,近年香港很重要的一批年輕作家都來到台灣,日後雖可能不是台灣國籍,卻可能仍用中文寫作,只要他們在台灣的這塊土地上獲得尊重平等的對待,將成為台灣發聲很重要的一股力量。
DW:剛才提到研究所裡有香港學生,您觀察他們這群人身為學生或年輕創作者,心裡是不是非常動盪,有點不安?
吳明益:對,有些人帶著不安定感來到台灣。他們有些本來在香港就有成就了,不是到台灣才變成作家。其中20幾歲的居多,也有超過30歲的,香港雖然文學市場不是很大,可是他們有很多文學補助跟文學獎,像浸會大學也有創作學程,我個人覺得這一代香港年輕人,從事創作的蠻多的。
DW:因為命運的轉折,所以他們現在與原本關注的主題差很多?
吳明益:對,因為他們有些人參與過雨傘運動,或是家人有參與,自然會有一種緊張感,也會想把自己曾經經歷的時代描寫下來。
DW:剛才您說,這群香港創作者若獲得平等對待,會成為華文世界一股重要力量?
吳明益:是啊,因為台灣文學就是個混血的文學,有本土派的台文,像我讀書的年代,教科書都是中國古典作家,唸的是文言文,那些文學也確實影響了部分作家。又比方說我個人開始喜歡文學,是因為外國文學,我當時透過哥哥姊姊買的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文庫來認識文學。當然後來我會回過頭去理解台灣文學,因為一方面認同,二方面其實你心裡也知道,必須對自己的立場找一個根基。
DW:什麼立場?
吳明益:以台灣文學的角度去看待世界的立場。比方說,我們現在都說我們台灣人、我們台灣文化,如果你也沒讀過什麼台灣文學、又是作家,怎麼樣都不合理吧?總是要了解它的變動,理解過去作家的思考。
像我在寫《單車失竊記》,就是在寫這種文化的繼承。因為殖民的緣故,台灣很多美學或文化就是模仿日本人,他們就是向往日本明治維新後從西方獲得的一些東西。
小說裡為什麼寫腳踏車?因為當時台灣的設計都模仿日本的腳踏車,那是最modern的工具,但日本根本抄歐洲的啊,你可以找出一模一樣的美學痕跡。文學也是,那時風車詩社也是模仿法國的象徵主義,可是事實上很多人沒有去過法國呀,因為日本有一些作家是模仿法國的象徵主義,就形成了這種間接的模仿,從而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