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連根拔除的民族:當緬甸佛教徒愛上了羅興亞穆斯林,一個羅興亞家族的真實故事

2018-11-20 12:00

? 人氣

流離四散的羅興亞人。
流離四散的羅興亞人。

灰白色牆壁的角落佈滿蜘蛛絲,空無一物的客廳用家徒四壁來形容絕不為過。位於泰國曼谷外郊蘭實(Rangsit)市的小屋子裡,現年29歲的貌貌蘇與41歲的臘梅還有剛滿5歲的兒子,一家三口暫居於此。2011年逃出若開邦至今,已經過了六、七個年頭。在這段時間裡,貌貌蘇跨越了三個國度到處打黑工賺錢,想方設法就是要維持這個得來不易的小家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兩個人逃出來後,先在孟加拉的科克斯巴札爾(Cox’s Bazar)難民營中舉辦了一個雙方家長皆缺席的婚禮。他們試圖在陌生的國度裡開始新生活,但難民的身分讓他們無法隨意離開營區到城市打工,而等待國際組織安排第三國安置的時間更是遙遙無期,日子並不如意。

在糧食發放點,羅興亞人排隊等待食物配給。(Junhee Jang攝)
在糧食發放點,羅興亞人排隊等待食物配給。(Junhee Jang攝)

但逃離禁錮之地、兩小無猜的幸福以及迎接新生兒的喜悅,讓他們忍了下來。

在孟加拉待了兩年之後,貌貌蘇意識到,一家人在難民營中雖然每天都有人道救援的糧食可以吃,不至於餓死,但這裡並不是一個可以妥善照顧家庭的地方。

貌貌蘇在難民營認識不少朋友,而他也看著陸續有人為了生活離開營區、搭上惡名昭彰的偷渡船。有的人順利抵達目的地,但也有人因此葬身大海。貌貌蘇跟家人討論過後,相較於待在難民營中消磨人生,他決定不如孤注一擲。「怕?我們當然怕!他很可能去了就回不來,但是我們有什麼選擇嗎?」臘梅說。

貌貌蘇的性命就這樣交給了跨國人口販子,命運隨著年久失修的木船在陰晴不定的孟加拉灣上漂泊、航向另一個未知的遠方。

四處漂泊的流亡歲月

2015年5月,在國際媒體的調查報導下,發現在泰國外海上有幾艘總共載了近千位羅興亞人的偷渡船,被人蛇集團遺棄在海上自生自滅。媒體甚至也披露,泰國海巡隊在發現這些海上難民之後,並沒有給予安全庇護,反而是將他們踢回公海、視而不見,讓他們的生命危在旦夕。這項報導當時震驚了全世界,大眾給了他們一個名稱:「羅興亞船民」(Rohingya Boat People),而貌貌蘇就是其中之一。

「頭幾天真的很難受,但到後面就慢慢麻木了。」貌貌蘇說,那時候大家待在被海水嚴重腐蝕的木製甲板上,兩百位羅興亞人只准蹲坐不許隨意站立。他們肩並著肩縮在沒有船頂的空間,長達二十天的日曬雨淋,不少人瀕臨崩潰邊緣。船長和十七位緬甸船員帶著手槍管理他們,連上廁所都要兩個人一起,確保這些「貨物」不會受不了海上的酷熱與折磨而跳海輕生。

羅興亞人偷渡到馬來西亞的路線,通常都會先在泰國南部靠岸,再由陸路進入馬來西亞。貌貌蘇在抵達泰國南部的叢林後,每天靠著極少量的食物跟野生椰子汁充飢,等待十天後跟著人口販子的腳步,偷渡進入馬來西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