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那麼難,距離現代生活那麼遠,除非你的工作是在殯儀館念祭文,否則有誰在離開學校之後還碰得到文言、用得到文言呢?這種對現代生活毫無意義的死語言,還有必要在國民教育課程裡,浪費寶貴的學分時數去教、去學嗎?
答案是毫無疑問的:有必要。
不是因為學文言可以提升語文能力,強化倫理道德,或增進智慧,促進美學素養,或傳承文化。這些都不是學習文言的重點。重點在於文言文是我們的文化遺產,並且是團結台灣的象徵。維護文化遺產,增加台灣的團結力量,沒有什麼比尊重文言文以及其後所代表的古典世界更重要的了。
古典世界是真實的存在,並非死亡的化石
從正體漢字這樣的文化遺產,到文言古文這樣的文化遺產,台灣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歧視實在偏頗得讓人驚嘆。對正體字我們用所有的力氣擁抱,為它付出,為它辯護,為它感覺榮辱與共;但對文言文,我們則盡其所能嘲笑貶抑,認為它落伍、退化、不合時宜、毫無意義,應該從國文課本裡消失。
這中間的差別理由是什麼?同樣是文化遺產,何厚此而薄彼?只因為文言比較難,用的人比較少,批評起來方便,為他辯護的人講不出美妙的道理嗎?文言文作為意識形態討伐的對象,沒有什麼比它更好攻擊的了。
在「去中國化」流行的年代,台灣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曾經有一度以為任何「與中國相關」的東西都應該去之而後快。但大部分時候反對者只反對了名目上的東西,例如把中船改成台船,把中肯改成台肯,而沒有意識到更深入骨髓的文化浸潤。
例如我們的政治新聞充斥著清君側、鍘駙馬、東廠奸人、難登大位……,這一類從舊時代挖掘回來的陳言廢語。這些陳舊的比喻為什麼流行,不是因為我們活在帝王時代,而是因為它根植在我們的文化之中,是我們的戲劇、民俗、俚語、廟會、生活,乃至潛意識所渲染的核心。
去中國化為什麼不受歡迎?因為這些深入骨髓,鑲嵌在靈魂之上的文化無法廢除。如果不徹底摧毀這底層的文化基礎,切斷這些跟靈魂同生的連結,所有的字眼上的修改都只是自愚愚人的表面文章而已。
有人會說,正是要淘汰這些陳言廢語、落伍的帝王思想沒錯啊。但討論文化議題不要忘了文化的複雜多樣、良莠同存。不妨舉個例子。
著名的紀錄片《無米樂》,描寫嘉南平原上四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樂天知命的故事。片頭,我們會看到崑濱伯大清早就來到田間的土地廟,三炷清香朝天敬拜,一串閩南語口白流暢而出:
敬奉玉皇大帝大天尊,賜福在眾弟子,平安幸福,事業順遂,五穀豐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合境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