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早我出門騎車,沿著河濱,騎著騎著,忽然看見半輪弦月高掛在半空中,光天化日,日正當中,我得承認,這景象對我非常罕見。人生的每個早上,前一半在學校苦讀,後一半在公司上班,難得有什麼閒暇可以一早接近大自然,看見這種景象。
這本是自然界運行的規律,每個月都會發生。每個農曆月的下旬,月亮的出現時間,逐日會從滿月日的黃昏時刻,推遲到午夜;月出推遲,月沒時間就會順延到第二天早上,這就是我在河濱看見的日月同時在天的景象。
但我太少見多怪,不由得拍了一張照片在臉書上感嘆說,月亮有一些時間不屬於夜晚,古人好像沒有對這種現象表達過困惑啊?
還好有高手回應說,有啊,「朝」。一句話解我疑惑。古人不但認得這個日月同見的天文景象,而且還專門為此造了一個字呢。
朝(音招)的字形演變如下:
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同時出現在草叢中。這個字在甲骨文的更早期,還有完全沒有草的字形,起初常常讓人跟「明」字混淆,于省吾根據卜辭文例認為那些字其實都是「朝」,朝夕的朝。顯然商朝人也有這個困擾,所以後期甲骨文的字形就會在日月周邊再加上草叢。只不過有時候是兩枝草,有時候是四枝草。
但這個字在「隸定」史上可不是那麼一望即知的(隸定是古文字學術語,意思是把一個古文字改定為隸書字,基本上就是「辨別這個字是哪個字」的意思)。
最早羅振玉就已經說這個字是「朝」:「日已出茻(音莽)中,而月猶未沒,是朝也。」而金文裡這個字最常把月字邊寫成水字邊,那已經變成潮汐的「潮」了。
商承祚和郭沫若則認為這個字不是朝,而是「萌」。郭沫若說,羅振玉的說法描述了下弦月的現象(見本文開頭的照片),但日月同見不只下弦月才會出現,上弦月時期也會出現,那這個字豈不是既要指早上,也要指晚上了嗎?
唐蘭則直接拿出卜辭裡的文例,有朝、昏對舉,朝、暮對舉的例子,證明這個「日月出茻中」的字形必然是個時間指示用字,「朝字不當讀為萌無疑也」。
朝字本來指早上,但因為日月同見,所以引申出朝見、朝拜的意義。字裡面有朝的「廟」字,就是用這個意義組成的。上古的廟指的是宗廟,祭拜祖先的地方,後來才慢慢引申出所有其他神明都可以蓋廟祭祀了。
順便補充一下「潮」「汐」這兩個字。現代語詞裡面潮汐混合不分,大家都忘了,潮字從朝,汐字從夕,在古文裡,潮是日間的海潮,汐是晚上的海潮,這兩個字是有時間差的。
*作者為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