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連續3個錯誤也讓全球驚疑不定,對因帶領中國經濟渡過金融高壞帳、國企轉型、惡性通膨、亞洲金融風暴與金融海嘯,一路把中國經濟推到全球第2,曾經被捧為「無所不能」的中國官僚,外界感到難以信任了。
也有人認為中國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或是與90年代的日本一樣陷入一場長期的停滯、衰退中。風險確實存在,但機率不高。亞洲四小龍被認為能脫離中等收入陷阱的典範,至於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亞、非之國家,大部份都是肇因於政治動盪、人力資本低落、初級產業龐大、金融風暴等多重因素。
以中國在產業與技術上的快速提升、政治的穩定度(經濟上要求的穩定與民主或威權政體關係不大)、傳統重教育而能持續提升人力資本等特質看,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機會不大。至於與日本相較,則未必恰當。日本90年代泡沫經濟時,發展程度與平均國民所得已與美國相近,其「失落20年」的困境,雖然各方解讀甚多,但社會與人口老化確實扮演重要因素。中國人口紅利尚未全失,平均國民所得只有7595美元,比之美國的52800美元差距甚遠,以之與日本相比,謬矣。
短期內,中國經濟與金融市場大概仍難脫困,各國的經濟、全球金融市場,還是難逃其影響。最後還是要等到其財政政策效益開始顯現,實體經濟回溫,這波災難才可以算是結束。在此之前,北京放手股匯兩市、少一點干預,讓其儘快落底,多專注在財政政策的推動、讓其儘快發酵,才是正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