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語歌后江蕙退休看台灣社會變遷

2015-09-16 06:57

? 人氣

江蕙在最後一場演唱會上向歌迷告別。(BBC中文網)

江蕙在最後一場演唱會上向歌迷告別。(BBC中文網)

有「台語歌壇天后」之稱的台灣歌手江蕙,周日(13日)晚間結束最後一場演唱會,宣佈告別耕耘44年,締造百萬張台語(閩南語)唱片銷售紀錄的台灣歌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江蕙的告別演唱會「祝福」一共在台灣演出25場,總票房9.5億台幣(約1.86億人民幣,2926萬美元),在51天的演唱會期間內,成功買到票至現場聆聽的總觀眾約26萬人。

江蕙周日晚間在南台灣的高雄巨蛋舉辦最後一場演唱會。最後一夜,她沒有如前幾場一樣邀請周杰倫、小S、張學友等橫跨世代、跨國台語的嘉賓同台演出。而是和老中青三代歌迷,共度最後的舞台時光。她在唱完最後一首歌后,流著淚,將麥克風放進上鎖的盒中,告別歌壇。

台灣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表示,江蕙的歌曲跨越世代、語言,成為台灣社會的共同記憶。他說:「江蕙的演唱會上,有企業老闆、有市井小民,有不同立場的政治人物。江蕙的歌緩解了台灣社會族群與階級矛盾。」

全民偶像

最後一場演唱會會場外的歌迷。江蕙的歌迷橫跨老中青世代。(BBC中文網)
最後一場演唱會會場外的歌迷。江蕙的歌迷橫跨老中青世代。(BBC中文網)

一月初網路售票開賣當天,網站湧進35萬人,售票系統超出負荷故障。許多年輕人在超商售票機前守候上幾個小時,就為了要幫「第一次想去看偶像現場演唱會」的爸媽買到門票。

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表示自己是江蕙的歌迷。身為從中國大陸來到台灣的抗日將領郝柏村之子,他表示「當初就是聽江蕙的歌學習台語」。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59歲生日當天,聽了江蕙演唱會慶生。

唱出心聲

江蕙本名江淑惠,1961年出生於南台灣嘉義,因為躲債舉家遷往台北。10歲開始,為了分擔家計,江蕙開始了她的走唱生涯,足跡踏過1970年代經濟起飛,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外地工人、外商、觀光客聚集的台北三重、北投、中山北路的歌廳、酒店。

演唱會上播放出40多年前,小江蕙走唱時的照片。(BBC中文網)
演唱會上播放出40多年前,小江蕙走唱時的照片。(BBC中文網)

江蕙在1983年正式出道,1984年《惜別的海岸》讓她嘗到走紅滋味。歌詞「為著環境袂當(未能)來完成,彼段永遠難忘的戀情」,唱出80年代許多從鄉村到城市打拼的異鄉遊子心情。當時雖然政府「推行國語」,限制方言在廣播電視上出現的頻率,強制學生在學校不能說方言,但對於佔台灣總人口數約70%的閩南語母語使用者而言,母語(台語)歌曲仍是最直接能打動人心。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結束推行國語運動。大眾流行文化沒有了政府審查的箝制後蓬勃發展。

本土化浪潮

曾開設「音樂社會學」,研究文化認同、音樂、流行文化的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表示,考察台灣社會發展史,1990年到2000年間正值「台灣本土文化認同的深化」時期。他說:「1990年對台灣社會和江蕙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

在這一年,總統李登輝宣佈將改選1947年在中國大陸選舉產生,因為國共內戰遷台,43年未改選,被民主運動人士稱為「萬年國會」的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台灣的民主化進程、憲政改革,在90年代迅速發展。

江蕙在這一年,獲頒第一屆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獎」,當時並沒有將國語、台語分開評選。此後江蕙是金曲獎常勝軍,四度蟬聯「最佳台語女歌手獎」。在她歌唱生涯中,共拿下13座金曲獎獎座。

1992年,江蕙專輯「酒後的心聲」大賣116萬張,錄音機卡帶堆疊起來相當於34座台北101的高度,創下台語專輯銷售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江蕙現象」

李明璁形容江蕙是「Diva,女神一般的存在」,認為她是和鄧麗君、鳳飛飛齊名的時代人物。(圖為已故歌手鄧麗君)(BBC中文網)
李明璁形容江蕙是「Diva,女神一般的存在」,認為她是和鄧麗君、鳳飛飛齊名的時代人物。(圖為已故歌手鄧麗君)(BBC中文網)

李明璁說,不同於一些由政府培養的藝人或愛國歌曲,江蕙可以說是「由下而上,型塑台灣庶民集體記憶」。

台灣社會從日本殖民時代、國民政府戒嚴時期,到本土派興起,不同階級與族群之間,因為相衝突的認同與利益關係,產生矛盾對立。但李明璁說:「江蕙的歌會大受歡迎的關鍵因素,是因為她的歌超越這些對立,召喚出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情感。」

例如最膾炙人口的 《家後》,在台語是 「妻子」的意思,歌曲唱出夫妻對彼此的深情,「阮將青春嫁到你家,阮從少年就跟你跟到老,人情世事也已經看透透,有誰人比你卡重要。」 不僅成為婚宴上播放的熱門曲目,更有著超越語言隔閡的感染力。

上海姑娘唱江蕙

2013年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獎,頒給了上海姑娘李婭莎。李婭莎表示,因為偶然聽到江蕙的《家後》深受感動,才開始練唱台語歌。她在2011年推出個人首張台語專輯,成為台灣樂壇史上第一位發行台語專輯的中國籍歌手。

但李明璁也表示,江蕙的成功,是因為她的歌曲唱出人們共同的情感,不能將「江蕙現象」和「台灣本土意識高漲」畫上等號。李明璁分析:「江蕙的歌召喚的是社會保守價值內認可的情感,例如男女戀情、遊子思鄉、家庭價值。」而不同於90年代初期一些「本土派」的台語歌手,藉由台語歌衝撞體制,希望藉此凝聚 不同於政府過去所塑造的「大中華民族情感」。

「天后地位」

江蕙在演唱會最後把麥克風放進盒中上鎖,「封麥」象徵她告別44年的歌唱生涯。(BBC中文網)
江蕙在演唱會最後把麥克風放進盒中上鎖,「封麥」象徵她告別44年的歌唱生涯。(BBC中文網)

李明璁說,2000年後江蕙「台語歌壇天后」的地位已經確立,但她仍不斷追求表演的創新、歌曲形式的突破。江蕙44年來,一路從錄音帶、CD、唱到網路時代YouTube,「在唱片產業一片蕭條的現在,她靠著個人魅力,透過舉辦現場演唱會持續獲利。」

身為編曲師,同時也是音效師的劉先生,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表示,從音樂上來說,江蕙的歌近年來漸漸「國語化」,採用現代流行樂編曲的方式,但江蕙在唱腔上、歌詞內容上,仍然保留了80年代那時的唱法。因此除了吸引年輕一代的歌迷外,年紀漸長的歌迷也會持續喜歡。劉先生認為,「聽台語歌」和 「聽江蕙的歌」,對台灣人而言,不是同一件事。「江蕙」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一個台灣歌壇特殊的意義。

歌迷心聲

劉先生認為,這次江蕙告別歌壇演唱會所帶來的超人氣旋風,也得力於唱片公司團隊高超的行銷方式,他認為「告別歌壇可能也是一種炒作」。

看過三場江蕙現場演唱會,收藏八張專輯,從十幾歲就開始聽江蕙唱歌的52歲歌迷謝媛玲對BBC中文網記者說:「江蕙唱了一輩子的歌很辛苦,她要退休了就應該要祝福她。」

對於江蕙不再舉辦演唱會,她並不覺得可惜,「因為CD、DVD都可以回味她的表演」。她說她在現場演場會中「能夠感受到江蕙的真心」,她喜歡江蕙是因為「聽她的歌,好像就有我的心事被說出來的感覺,很撫慰人心」。

在最後一場演唱會會場外,一名買不到票的歌迷仍然到場外拍照,她在接受台灣媒體採訪激動落淚說:「雖然我見不到江蕙,但我要告訴她,你永遠是我們心目中的女神」。

最後一場演唱會上,江蕙唱完最後一首歌「幸福的溫度」,流著淚,珍重地將麥克風放進水晶珠寶盒中,上鎖、轉身、鞠躬、登上升降機離開舞台,此時滿場天燈升起,一萬支紙製鑰匙落下。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撰稿:劉子維 BBC中文網記者
責編:董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