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小英主席前幾天拋出了「新南向政策」。新南向政策的點子雖然一點都不新,但相對於過去,由於各項條件逐漸成熟或許有更大的成功機率。同時,南向政策不應是西進的替代品,而是台灣本來就應重視的方向。然而是否真能達陣不在口號,而在幾個關鍵因素的到位。
先定義一下「南向」的範圍。台灣的一路往南到南極洲前,正南方有東南亞各國及澳紐,西南方則包含了孟加拉、印度等。雖然從地緣政治的對抗角度,在這個廣大的南方空間裡,毫無疑問處處都是中國的銅牆鐵壁。不過近年來地緣政治已明顯從軍事對抗轉移到經濟力量的競爭。這也是為何中、美二國近年來在亞太地區的爭霸舞台,在美國的TPP vs 中國的亞太自貿區(FTAAP)、世銀/亞銀vs亞投行,以及美國的「新絲路計畫」vs 中國的一帶一路。
相較於軍事對抗,經濟競爭常常是主導者達成戰略目標,但競爭者/跟隨者也跟著受惠,更重要的是企業、人民的經濟地位也獲得改善。這個趨勢對台灣有重要意義:一是在經濟上大國有大國的武器,台灣也有台灣的強項,不若軍事上只能仰人鼻息沒有發揮餘地。二是無論東南西北哪一向,台灣的對外政策必須能使台灣及對方一起受益,而不能只從台北看天下。
回到南向政策。台灣一直與東南亞(但不包含南亞)有非常密切的貿易與投資關係。例如馬、星、印、泰等六個東協主要國家,從2010 年開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我國第二大出口市場。至於投資也是持續成長,特別是直接從中國轉進越南、寮國、緬甸的台商大幅增加,是從我官方統計看不出來的移動。又過去幾年除已經完成的台星經濟合作協定外,與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國也傳出非正式共同研究。換個角度,東南亞一向是外勞的來源,也佔新住民中很高的比例。其他如僑生、華校等互動也持續存在。近期來各種攬才計畫,也多以東南亞為對象。
換言之,南向政策本身持續存在,只不過受重視的程度有落差。尤其是過去幾年更無法跟兩岸政策相比。也因此蔡英文提出新南向政策,並非要去開拓處女地,而是點出施政、資源投入的重心。在此情況下,過去的南向政策為何成功、為何失敗,就成為重要的參考指標。
我國在李登輝、陳水扁二位總統任內,陸續推動過好幾次類似的經濟政策,鼓勵廠商前進東南亞,少去對岸。結果都是政策很大聲,產業不買單。對中國(含香港)出口比重從1990年的14%起跳,扁政府時代已經飆到38%,2011年更接近41%。投資也是一樣,1991赴大陸投資佔我整體對外投資金額比例15.6%,扁政府時代到了66%,2012年則高達73%。這結果的意義很簡單,就是經濟走向的拉力基本來自於價格、成本等市場訊號,而不是政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