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良心,歷史的見證──徐復觀
徐復觀先生於一九八二年逝世,和殷海光一樣,他們都是在寂寞含恨中離開人間。在生前徐氏曾主持《民主評論》雜誌,殷氏曾是《自由中國》半月刊的主將,兩人對傳統中國文化的看法雖然對立,在追求自由民主這一點上,並無二致。去世前一月,黨外康(寧祥)系雜誌《暖流》,以徐復觀為封面人物,我寫〈社會的良心,歷史的見證──徐復觀教授〉一文配合刊出。他除了在中國思想史和藝術史方面,成就斐然之外,政論文章更是包羅萬象,古今中外,理想現實,表現機智與卓見,言人所不能言,道人所不敢道,鼓舞著一代的心靈,扮演著社會良心的角色。
在大陸時期,徐先生曾參與國民黨高層機要,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他親身經歷了這一幕歷史性的悲劇,目擊黨內的紛爭與腐化,他有資格為這一段歷史做見證。來臺以後,他一向是對國民黨公開批評最多的知識分子之一,他指出國民黨竟以絕對優勢而一敗塗地,是因國民黨在大陸雖統治著地面,共產黨早已統治了頭腦。一九五六年,《自由中國》為慶祝蔣中正總統七十壽誕出祝壽專號,他「站在一個國民來檢討國家興亡成敗的立場上」,寫〈我所了解的蔣總統的一面〉,轟傳一時,被學者稱為具「大儒的風骨」,但也使他一時陷入險境。
一九八六年,《中國論壇》主辦「知識分子與臺灣發展」研討會,十二篇論文中包括四位人物,他們是胡適、殷海光、徐復觀、陶百川。我寫〈以傳統主義衛道,以自由主義論政──徐復觀先生的志業〉,指出他工作進行的方式,是以「道(理)尊於勢」的觀念為基準,一方面憑藉儒家的「道」,批判歷史傳統中的「勢」(專制政治);一方面是根據現代的「道」(自由民主),批判現代中國的「勢」(海峽兩岸的政治);他的感憤之心,他的不畏權勢,他的深邃的洞察力,就在這雙重而又目標一致的批判中,獲得充分的展現。
徐先生對《自由中國》反中國傳統文化的立場,一向不以為然,但當《自由中國》因祝壽專號而引起一場圍剿風波時,他挺身而出,義正辭嚴地為自由主義辯護。他說,「當你們假借『毒素思想』之名反對自由主義時,這實際是在反對人權,是在反對憲法,是在反對政府在艱難中所憑藉的合理合法的基礎。」又說,「現在政府也感到有增加團結的必要了,假定連自由主義也在反對之列,政府還想向誰團結!」
死而後已的民主鬥士──雷震
被徐復觀稱之為「死而後已的民主鬥士」的雷震先生,是一九七九年去世的,十一年後(一九九○),自立報系與澄社合辦「臺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研討會紀念雷先生,我應邀在開幕典禮上致詞,題目是:〈雷震在臺灣民主運動史上的地位〉。他與殷、徐二人不同,他不止於撰文,他是位行動型的人物。一九四九年初,國民黨在大陸的敗局已定,雷震與胡適、王世杰等人發起以自由主義為號召的「自由中國運動」,希望藉以從事長期反共救國的工作。運動尚在醞釀之際,大陸已解放,後來這個運動唯一落實的工作,是由雷震於同年十一月在臺灣創辦了《自由中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