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筆與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與歐洲最後的獨裁者

2015-10-17 06:40

? 人氣

得到諾貝爾獎之後,亞歷塞維奇在接受外國媒體訪問時慨歎:「我的作品無法在白俄羅斯出版,我不能公開發表談話,白俄羅斯電視台從來不邀請我上節目。」亞歷塞維奇早在1985年就以《戰爭的非女性面孔》(War's Unwomanly Face)奠定自己在新聞界與文壇的地位,作品曾在19個國家出版,然而回到自己的國家,她卻有如隱形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帶著小兒子尼可萊收穫馬鈴薯(美聯社)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帶著小兒子尼可萊收穫馬鈴薯(美聯社)

以自由換取麵包的軟性獨裁

當然,盧卡申科能夠穩坐獨裁者寶座,靠的不僅是國家機器的暴力。他是典型的「以自由換取麵包」主義奉行者,白俄羅斯經濟雖然低度發展、亟需改革,但是大部分民眾溫飽無虞。盧卡申科成功塑造自己腳踏實地工作、讓餐桌上有麵包的「大家長」(Batka)形象,亞歷塞維奇形容為「軟性獨裁」。許多白俄羅斯民眾甚至以鄰國烏克蘭為借鑑:民主轉型帶來的是貧窮與動亂。

大家長特有的職責之一,就是安排「家產」的繼承問題。盧卡申科今年61歲,還算年富力強,但已經開始培養接班人。盧卡申科有3個兒子,39歲的長子維克多(Viktor)任職國安體系,35歲的次子德米崔(Dmitri)掌管奧委會,他最青睞的似乎是么兒尼可萊(Nikolai),父子檔最近頻頻亮相(盧卡申科與第一夫人已分居)。不過尼可萊今年才11歲,盧卡申科的總統寶座顯然還要坐很久。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帶著小兒子尼可萊投票(美聯社)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帶著小兒子尼可萊投票(美聯社)

在歐盟與俄羅斯之間左右逢源

在對外關係方面,盧卡申科充分利用白俄羅斯的戰略位置,在俄羅斯與歐盟之間左右逢源,從前宗主國俄羅斯得到價格便宜的能源(天然氣),從歐盟得到利率低廉的貸款。當2009年歐盟逼迫盧卡申科推動改革開放並祭出制裁,他找俄羅斯撐腰,加入歐亞經濟聯盟(EEU);但是2014年俄羅斯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兔死狐悲的盧卡申科卻表明反對立場,並積極斡旋停火談判;最近俄羅斯有意在白俄羅斯設立空軍基地,盧卡申科一直不置可否。

白俄羅斯民眾抗議政府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美聯社)
白俄羅斯反對派民眾抗議政府與俄羅斯商談軍事合作(美聯社)

然而亞歷塞維奇等反對派人士仍然擔心,盧卡申科終將玩火自焚,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絕非易與之輩。白俄羅斯的蘇維埃形態經濟不可能長期原地踏步,必須轉向歐盟才有生路。但是另一方面,有烏克蘭的前車之鑑,歐盟會更戒慎恐懼,克里姆林宮顯然不會輕易鬆手,讓自家前院再多一個心腹之患。

白俄羅斯民眾抗議:我們要發聲(美聯社)
白俄羅斯民眾抗議:我們要發聲(美聯社)

盧卡申科的治國鐵腕近年已稍微鬆動,今年釋放了一批反對派領導人政治犯,換取歐盟暫時解除制裁4個月;總統選舉雖然距離公平公正還有一大段距離,但至少是和平落幕;公民社會的活力在長期壓制之下,仍然不絕如縷。如今,在諾貝爾文學獎的「光環」加持之下,白俄羅斯的政經動向分外引人矚目;亞歷塞維奇在獲獎之後說:「我有了新的責任。」且看她的如椽健筆,如何為歐洲最後的獨裁者做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